健康養身★提升動機訓練 讓孩子走出自閉症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4歲男孩,仍不懂得如何和人表達,甚至和大人說話都僅用兩個字字詞帶過,家長帶孩子就醫接受語言治療,但成效卻不彰,甚至一度求神問卜,直到進一步就醫檢查後,醫師才發現原來是自閉症所導致。

這名男孩屬於典型的自閉症特質,看診時還一度掙脫開爸爸的手,邊尖叫邊往外跑,不願意接受檢查;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兒童與青少年身心門診個案管理師王詩妤指出,其實只要讓孩子進行提升動機的訓練,就能讓他們主動和別人互動,遠離自閉症的陰霾。

王詩妤進一步說明,提升動機的訓練稱為應用行為分析,和一般訓練不同的是針對核心目標與教學方法,例如若要孩子能說出爸爸兩個字,就必須讓他注意到指導者說出爸爸的聲音,且模仿發音,並配合聲音和人物,經由一群人中找到爸爸,接著再透過適當表達,讓孩子能主動接觸學習;透過眼睛看著爸爸、牽爸爸的手等不同方式的行為,讓孩子漸漸學會主動看人,和人相處互動,可提升治療效果。

自閉症的治療,通常0至6歲為最佳治療期,王詩妤呼籲,尤其3歲前是最好的黃金治療期,包括生理發展、感官知覺、動作等,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任何發展遲緩的異狀,就應盡快就醫治療,透過專業人員的引導,將能有助於提升發展遲緩小孩的學習動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8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路╱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近年來,老花問題越來越普遍,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像名作家吳淡如,便有高度近視、老花困擾。眼科醫師林丕容分析,這可能與使用3C產品、高度近視人口增加與高齡化社會等有關。 長時間使用3C 眼睛就容易出問題 林丕容醫師分析,在過去,多半是45歲以上族群才會產生老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日前舉辦「希望相髓,築夢踏實 白血病衛教講座」,邀請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唐季祿醫師、李啟誠醫師、林建廷醫師,以及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分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衛教與治療,吸引近百名病友熱烈參與! 與會醫師指出,隨著醫療科技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易有黃疸 家長們應多觀察一名早產24周的嬰兒,因極度早產、體重過輕,出生後就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但其間發現這名嬰兒黃疸值為10,即使照光治療4小時後仍未達療效,所幸改以黃疸換血治療,目前已獲得控制;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陳東華指出,極度早產兒的黃疸若接受照光監測仍未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瘧疾快速診斷篩檢只需一小滴血,即可偵測特定瘧原蟲抗原;國外研究發現,寄生蟲盛行率高的國家,積極使用瘧疾快篩,反而導致陰性族群的抗生素使用量,呈現增加的趨勢,此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瘧疾快篩檢驗陰性者 抗生素用量高出21%此研究回顧9項亞洲及非洲的觀察性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