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癌新曙光 降低3成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攝護腺癌位居台灣男性好發癌症第5位,每年約有近5千人罹患攝護腺癌,且約有4成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發生骨骼轉移。醫師指出,以往攝護腺癌患者在化療結束後,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所幸目前已有衛福部核准自費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已成為攝護腺癌患者的治療新曙光!

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任歐宴泉醫師表示,在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25-30人罹患攝護腺癌,好發於74歲以上男性,且約有近9成患者會發生骨骼轉移。然而,由於攝護腺癌沒有症狀,且無法像乳癌可靠觸摸發覺,因此臨床上患者多半是在「無意間」發覺!

不過,歐宴泉主任指出,雖然攝護腺癌進程緩慢,早期存活率很高;然而,台灣男性普遍沒有抽血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習慣,因此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了!治療上,以往醫界多半採用化學治療來去除男性賀爾蒙,但患者平均2年就會惡化。且當化療療程結束後,患者往往就只剩支持性療法的選項來緩解症狀。

所幸衛福部日前已核准《國際攝護腺癌治療指引》建議採用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能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讓攝護腺癌細胞斷糧。臨床試驗證明,化療後的患者在使用後,不僅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還能減少疼痛、減緩疲倦,並減少骨骼轉移的發生。

歐宴泉主任也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同胞,每年應至少做1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而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則須在40歲開始養成定期抽血檢測PSA的好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4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緊繃,日前部桃醫院公布的確診患者中,案856主治醫與案863護理師因患有慢性鼻炎,未在第一時間察覺染疫,經過檢驗後皆為1採陰轉陽的病例,這也讓外界擔憂面臨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侵襲之際,若本身有感冒或過敏性鼻炎時,該如何分辨相似度極高的症狀?針對患有嚴重鼻過敏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肌肉緊繃、僵硬等肢體痙孿症狀,是許多腦中風患者會面臨的問題,不過只要持續接受適當的治療,患者仍能獲得明顯的症狀改善。現年57歲的吳先生,因患側為右側肢體,中風後日常生活部分需家人協助,不過他仍希望逐步減少對家人的依賴,到達日常生活完全獨立狀態。因為不想在家人面前表現出脆...

閱讀詳情 »

橫隔膜是讓肺部活動、幫助呼吸的重要存在 橫隔膜肩負著讓肺部活動、幫助呼吸的重要使命。 讓我們再次確認橫隔膜的運作機制。 首先,吸氣時橫隔膜收縮下降,肺部膨脹讓空氣流入。相反地,吐氣時橫隔膜放鬆上升,空氣會從肺部被擠出來。 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腹式呼吸」。 大家有沒有聽過「深呼吸有益健康」? 這是因為...

閱讀詳情 »

增肌要補充蛋白質,但是蛋白質並非吃愈多愈好。聰明補充蛋白質,增肌才能事半功倍,運動前、中、後,怎麼吃最增肌?這篇一次告訴你。 編按:《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破除多數人一直以來對肌肉的迷思,練肌肉不是為了外型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