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粥好,還是飯好?這可能是個世紀問題。

 

喝粥養胃,吃飯傷胃?

 

喝粥容易餓,吃飯才能飽?

 

喝粥容易高血糖?

 

丁當扶了扶眼鏡,怎麼吃的問題,還是請營養科的蔣放老師來定個論吧。

 

 

 

 

 

答案要分不同情況來說。

 

 

●   ●   ●

 

早餐吃粥比較好

 

因為吃粥可以補充水分。

 

清代才(吃)子(貨)袁枚曾經這樣描述 :

 

見水而不見米,非粥也;見米而不見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米飯的米水比(重量比),是 1 比 1.2~1.5,而粥就是真的「水貨」了,可以多達 1 比 8~10。即使是雜糧粥,一般也有 1 比 6~8。

 

所以,粥的含水量通常在 80% 以上,喝一小碗粥等於補了 200 毫升水。

 

早上起床後排尿、排便以及夜裡呼氣、皮膚蒸發等,估計丟失了 500 毫升水。

 

所以,大家習慣早餐喝牛奶、喝豆漿、喝粥、吃湯麵等有湯湯水水的,這都是身體的本能需要。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不是說,粥比飯要容易升高血糖嗎?

 

粥比飯煮得更徹底,澱粉都從米粒中溶出來了,容易升高血糖,所以一般不建議糖尿病人吃粥。

 

但是!

 

喝一碗粥(粥的稠稀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關鍵注意下用米的量),實際也只有半碗飯的量,並不會讓血糖飆升太高。而且,粥不等於白米粥嘛。

 

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適合吃雜糧粥;一般健康人,也推薦吃雜糧粥來預防三高。

 

吃雜糧粥的貼心提示:

 

  • 粥必須有一半以上的雜豆(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等),如果再加燕麥,口感更好,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 喝雜糧粥也要注意適量。

 

 

●   ●   ●

 

中餐吃飯更合適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前面說到的,1 碗米飯的量,相當於 2 碗粥。

 

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餐,一般建議要品種多樣,葷素搭配,講究幾菜一湯。

 

可惜啊,我們的胃容量是限的,如果只喝一小碗粥,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點熱量和營養,如果多喝幾碗又未必裝得下。

 

既要保證能量,又要吃到多種食物,中午就建議選擇吃飯。

 

不是說,喝粥才養胃嗎?為什麼不頓頓喝粥?

 

其實不是的。胃不是靠某種食物養出來的,關鍵是要規律,要適合自己。

 

只有某些有胃腸疾病或消化能力很差的病人,特殊時期需要吃粥這類不太費力的流食。對於其它人來說,粥或飯,沒有誰更「養胃」之說。

 

 

●   ●   ●

 

晚餐粥飯皆可,不忘薯類

 

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頓頓都吃上白飯,是生活剛剛富裕時人們的夢想,到如今已成為一種習慣。不過呢,為了追求更好的國民健康,中國營養學會推薦:

 

每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 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薯類 50~100 克。

 

也就是說主食要多考慮全穀物、雜豆類、薯類,豐富品種,增加營養。如果雜糧粥、雜糧飯吃不太習慣,可以將紅薯、土豆、芋頭加進去一起煮粥,或者入菜代替半碗米飯。

 

不是說,多喝粥能減肥嗎?晚餐可以只喝粥嗎?

 

粥含水多體積大,暫時性的飽腹感比米飯要強,能讓食慾極好的胖友感覺到「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00 克生大米含有 330 千卡左右的能量,加水可以煮出近 300 克米飯。粥加水更多,乾貨更少,因此熱量更低。

 

100 克米飯約含有 116 千卡的熱量,100 克粥僅為 46 千卡。

 

如果把白米飯換成飽感更強的雜糧豆粥,不感覺飢餓、不減少營養,又減少了主食中的能量,有益於減肥。

 

但是!

 

某些 1 碗粥就解決一頓晚餐的小年輕們,我要說,你太沒有責任感了:營養那麼重要,就像是造房子的原料,偷工減料那是豆腐渣工程。

 

無論吃粥、還是吃飯,都應該搭配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魚/蝦/肉/豆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多樣、適量、平衡,才能吃出健康。健康,是你的責任!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早上喝粥養胃,中午吃飯傷胃?一日三餐各有講究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年逾60歲的張先生有多年攝護腺肥大病史,這段期間斷斷續續服藥治療,排尿雖有些不順,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來天氣變冷,感冒吃藥、又小酌幾杯取暖,未料半夜起床竟無法解尿且腹脹難忍,急忙至醫院急診、插尿管,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阻塞已導致膀胱脹大變形,併發2個猶如袋子般的憩室,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來寒流報到,各地氣溜滑梯,吃一碗當歸鴨、十全藥燉排骨、麻油雞、薑母鴨及羊肉爐等藥膳料理,全身暖呼呼,這些都是補冬食材,透過中藥材的功效達到滋補、調整體質的目標。食藥署提醒民眾別忘了,中藥也是「藥」,會與西藥產生交互作用,可能會導致藥效過強或減弱,千萬別中西藥一同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趁過年出國玩,若水土不服,吃壞肚子,可是大掃興!出國旅行最容易發生腹瀉,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腹瀉時要避免脫水,應適時補充水分,若腹瀉頻繁,似水或帶血,或者持續3天以上,應尋求醫療幫助。如果要避免腹瀉,不妨看看WHO旅行食安5招。旅行小心腹瀉 多是病原菌汙染根據美國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加入公司是為了好產品,會留下來是因為人。」吉立亞醫藥臺灣分公司連獲2019年國家新創獎與十大企業金炬獎,這間強調「多元共融」的藥廠,參與LGBT多元族群日,資助愛滋、C肝公衛計畫,吉立亞醫藥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彭國書表示,應拋棄成見去理解、交流和聲援,尤其愛滋與C肝患者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