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經常有茶友問到生普和熟普的區別是什麼?從製作工藝上看,生普和熟普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沒有經過人工發酵,就是所謂的「渥堆」。

生普在後期存放的過程中會發生後發酵作用,這是一種自然陳化。上了年紀的生普,茶湯顏色會隨著生普年份的增長而加深,從黃色逐漸進入橙紅的階段。除了滋味變得醇厚之外,也會轉化出藥香、樟香、參香等香氣。

於是茶友又有疑問了:「自然陳化是發酵,人工發酵也是發酵,那生普存放幾年以後,是不是就會變成熟普呢?」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這就要從生普和熟普的歷史說起了。

據史籍記載,唐代滇南便已經開始出產普洱茶,不過在40多年前,普洱還只有現在所說的生茶,熟茶的概念仍不存在。雲南至今還流傳著一句俗語:「爺爺的茶,孫子賣。」(這句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指的就是普洱茶必須經過時間的陳化,才有販賣的價值。

其實早在1973年以前,廣東地區已經掌握了相近的熟茶發酵工藝,生產出了有「紅湯」特徵的普洱茶,被認為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後來,雲南省派出技術團隊前往廣東考察學習渥堆方法製造普洱茶的工藝技術。考察歸來後,技術團隊組成攻關小組,通過反復不斷的研究和實驗,由昆明茶場首先研發出普洱茶人工發酵技術。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但是,人工發酵與自然陳化的機理有所不同。因此工藝的調整,雖然能起到普洱的快速陳化的作用,然而茶葉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普洱生茶和熟茶儼然成為兩種不同的品類。因此

生茶放久了,會變成陳茶或老茶,但是永遠也不會變成熟茶。新茶的生熟,僅從顏色外觀即可判斷:新制的生茶以灰綠、墨綠色為主;熟茶為深褐色或褐紅色,芽毫為金黃色。如果還不敢確定,沖泡開來是最好的判別方法。

生茶口感與綠茶較為接近,相對來講苦澀味會重一些;熟茶的滋味一般甘滑醇和,顯得更為綿甜。普洱生茶湯色一般是金黃色、橙黃色或者淡黃色這類黃色系色調;熟茶則呈現出紅色、酒紅色、深紅色,乃至暗褐色。長期陳化的生茶和熟茶外觀、湯色都很接近,這騙不了老茶友,倒是普洱新手容易被迷惑,要特別注意。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新增744例本土病例,189例境外移入,包含95例落地採檢。而744例本土病例不僅創下今(2022)年1月1日至今的最高峰,甚至超越2021年5月底時首度「校正回歸」而出現的721例單日紀錄。 本土病例中包含368例為無症狀感染。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種植檳榔的80歲徐爺爺,某日在低溫的凌晨巡視農園時,突然發現右手抓握力下降,且右下肢無力,本以為是農忙太累導致,但休息4天仍不見改善,家屬立刻將徐爺爺送至急診,經診斷右肢無力現象,是因心血管慢性疾病造成的輕微腦中風,立即住院治療並進行急性後期照顧,徐爺爺恢復情形良好,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婦科疾病無論是良性惡性,常常困擾許多婦女生活。如果疾病的發展需要手術處理,患者最關心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傷口痛不痛?恢復期要多久?開刀的精準度和精細度如何?科技總是無時無刻在進步,婦科手術的發展,從最早期的傳統剖腹術式、到腹腔鏡手術,再到近20年開始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進入第三年,各國防疫作為不斷調整。台灣從初期沒有疫苗或藥物,以清零為目標,採取積極阻絕策略,到近期調整為以減災為目標,努力降低重症與死亡,學會持續全力支持政府防疫,也呼籲大家攜手共渡難關。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以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