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有沒有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的八卦?",撇除乳糖不耐症的問題,你是不是也吃了些不該吃的東西呢?

以下這些食物盡量不要配著牛奶下肚: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1、巧克力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而巧克力中則含有大量的熱能和草酸,若兩者同時食用,牛奶中的鈣和巧克力中的草酸就會結合而生成草酸鈣!

草酸鈣在人體內不但不能被消化吸收,反而會引起生長緩慢、腹瀉、缺鈣等不良影響,甚至還會使頭發干燥、無光澤,並會出現尿結石等症狀。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2、橘子

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會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腹脹,腹痛,腹瀉。這是因為在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

另外,除了橘子之外,在喝完牛奶的一個小時之內都不應該立即食用任何的酸性食物,比如杏、酸石榴等含酸較多的水果。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3、糖

鮮牛奶煮沸時最好不要加糖,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有害於人體。這種酸很容易容易與牛奶中的鈣質中和,影響鈣的吸收,這樣也會讓牛奶的營養大打折扣。

若真的想要加糖,請在煮好牛奶后,等牛奶稍涼以后再加糖。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4、雞蛋

有的人習慣把牛奶與雞蛋一同食用,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

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是半乳糖與葡萄糖的二聚體,其中半乳糖就是其營養所在。而雞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會分解為氨基酸,氨基酸的吸收會耗能,此時,血液中可利用的葡萄糖較少,半乳糖就會被氧化供能。

雞蛋裡的某種蛋白會和牛奶裡的某中營養成分相互反應,使營養價值下降,所以不宜同食。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5、茶

喝牛奶時,不應同時飲用茶水,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離子,而茶葉中的鞣酸成分會阻礙鈣離子在胃腸中的吸收,削弱牛奶本身固有的營養成分。

其次,牛奶中的酪蛋白會結合茶葉中的兒茶酚,因此,喝茶加牛奶會破壞茶葉預防心臟病的功效。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6、藥

有的人以為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可以讓藥物更易吸收,其實,用牛奶帶水送藥會明顯地影響到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由於牛奶很容易在藥物的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大藥效的釋放及吸收。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服藥前后1小時也不要喝牛奶。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7、麥乳精

(麥乳精是一種由大麥芽,小麥粉搭全脂奶粉脫水製成個粉狀食品。)

因為麥乳精含有較多的脂肪和糖,若和牛奶同食就會引起胃口不良,同時也會影響牛奶的消化、吸收。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8、菠蘿(鳳梨)

菠蘿與牛奶不能同食,這是因為菠蘿中含有豐富的果酸,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若二者同時食用,菠蘿中的果酸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為什麼喝牛奶就拉

9、牛奶和果汁不能一起吃

牛奶中的蛋白質80%以上為酪蛋白,如在酸性情況下,酪蛋白易凝集,易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因此在食用牛奶或乳制品后建議不要馬上食用水果。

 

10、韭菜或菠菜

韭菜和菠菜等含草酸較多的蔬果,會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沉澱,影響牛奶中鈣質的吸收。

 

喝牛奶 避開這些誤區

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其中不但包括必需氨基酸,還有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鈣,長期飲用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不過,飲用牛奶一定要講究方式,以下是喝牛奶常見的誤區,你一定要注意避免:

 

1、空腹喝牛奶

空腹飲用牛奶會使腸蠕動增加,牛奶在胃內停留時間縮短,使內部的營養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喝牛奶最好與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面包、玉米粥、豆類等同食,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2、在牛奶中加鈣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佔牛奶蛋白質的83%,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組成。

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OCK-和β-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補鈣切忌在牛奶中加鈣粉。

 

3、將牛奶放置在陽光下曬

生活中經常可見送奶、取奶途中,牛奶在陽光下直接照射時間較長,這樣太陽會毫不留情地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甚至使其變質。

陽光照射2小時,牛奶中的核黃素會損失一半而核黃素被陽光照射轉化成的熒光核黃素還可進一步破壞維生素C,所以牛奶要避光,更不能長時間曝晒。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知名網紅關韶文日前接種第二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出現胸悶、心臟抽痛、心悸等不適狀況,緊急送醫之後確診「心包膜炎」,並且當時「心臟酵素」指數從正常的25飆升至6000,經醫院詳細檢查照護,關韶文終於在11/4順利出院。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廣祚表示,「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天(7日)新增4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無本土及死亡個案。自購59.4萬劑AZ疫苗昨天抵台,但效期僅到11月30日,指揮中心表示,這批效期較短的疫苗主要用來打第2劑,預估11月中旬,約有180萬人打過第1劑AZ疫苗,且接種8周以上,只要妥善調度,應不致過期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韓劇爆紅的古早味零食「椪糖」,讓許多人開始躍躍欲試想要嘗試製作,但製作時可得多留意,除了注意加熱步驟即用火安全,挑選食材時也應選用食品級的產品,即使沒使用完,也得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吸濕受潮結塊發生。食藥署表示,想要製作椪糖就得了解製作的科學原理以及食安要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立冬補冬,補嘴空」,近日寒風驟起,冬天的氣息漸濃,台灣也即將邁入冬令季節,本週日(11/7)適逢 「立冬」,俗話說的好「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所以冬季正是進補最佳的時刻。但您是否想過,冬季常吃的藥燉排骨、薑母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卻有可能讓慢性病患者陷入中西藥交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