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26歲的小李是一個健康的女子,她的老公也很健康,目前小李停經52天,早孕反應消失,超聲提示胚胎停育,也就是流產了。拿著B超檢查單,小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老公都這麼健康,懷孕以來又格外注意,及時補充葉酸,避免劇烈活動,怎麼就流產了?自己這次流產了,下次再懷孕,會不會還發生流產?自己和老公需要去全面檢查一下流產的原因嗎?

心裡有了陰影的她小心翼翼的諮詢我,相信這也是很多首次發生自然流產的女性朋友困惑的地方。

自然流產是育齡期女性的常見疾病之一,發生率為15%,而其中80%以上發生在妊娠12週之前的早期流產。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中,胚胎和胎兒染色體異常是主要原因,約佔50~60%。

有研究發現,隨著流產次數的增加,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逐漸降低,這可以理解為隨著流產復發次數的增加,其中屬於自然淘汰的情況相應減少,此時則需綜合考慮導致流產的各種病因,全面分析後判斷。

對於初次妊娠後出現先兆流產或僅有1次的流產史的患者,可認為此次妊娠失敗多是由於胚胎異常所致,無需勉強保胎或給予特殊檢查。但對於復發性流產患者則必須對各種可能的病因進行全面排查,並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復發性流產是指與同一伴侶連續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週前的胎兒(體重≤500g)丟失者,國內仍把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週之前的胎兒丟失稱為習慣性流產。

對於一貫健康的小李姑娘,發生了首次自然流產,且發生在懷孕的早期,考慮其原因主要就是染色體發育異常所致,屬於胚胎的自我淘汰,這種情況只是妊娠過程中的一次偶然的不幸事件,大多數不會影響下次的受孕,下次大部分人會懷個健康的寶寶。小李夫妻倆本次流產後都不需要做什麼和懷孕相關的特殊檢查。流產後觀察月經恢復正常,至少3~6個月後,小李夫妻就又可以要寶寶了!

而對於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複雜,包括遺傳因素、解剖異常、內分泌異常、感染因素、免疫紊亂和血栓狀態等。對於復發性流產的女性朋友,也就是流產次數大於2-3次的時候,發生自然流產後,就不能直接要寶寶了,首先需要夫妻雙方全面的檢查如體格檢查婦科檢查、遺傳學檢查、內生殖器畸形的檢查(宮頸功能不全的檢查、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B超、宮腹腔鏡)、內分泌檢查、感染因素檢查和免疫學檢查,然後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後再要寶寶。

(本篇摘自Life來源)

 

不分老少,糖尿病也低齡化?!預防糖尿病,就要吃這三種食物!!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詭異到不行!!一個「重度精神分裂者」兼「動物愛好者」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事實上卻是人工智能所做的夢?!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自拍的最高境界:「死」都要自拍!!!13張讓人嚇破膽的自拍照,這真是太有戲劇張力了,Bravo~~~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四十五歲以上的民眾,幾乎每10人裡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近年來許多調查也顯示,糖尿病已對全人類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脅。 鴻馨診所院長吳家鴻醫師接受《每日健康》採訪時表示,糖尿病確實會越來越盛行,不論是西方歐美國...

閱讀詳情 »

二尖瓣脫垂多半是年輕女生多,越高越瘦越容易有。最常見的症狀是會痛;會跳;會喘。當情緒或前一天沒睡好,甚至天氣稍微變化,都有可能會有症狀。洪惠風 醫師建議如果維持規則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症狀往往都可以比較減輕。   至於二尖瓣脫垂是不是心臟病發作呢?因為他是一種瓣膜疾病,跟一般所...

閱讀詳情 »

胃痛治不好 竟是「骨質疏鬆」所引起 35歲以上須提防骨質流失 大家都認為運動最健康,但做運動選對種類很重要,「做對運動會讓你上天堂,做錯運動會讓你進手術房」,例如做瑜伽、練舉重,如果沒有做好,有可能會導致骨折。「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僅次心血管疾病,35歲以上女性約八成有骨質流失問題...

閱讀詳情 »

靜脈曲張小心併發肺栓塞 穿彈性襪   美觀又可預防 腳部水腫、爆青筋,影響的不只是美觀,而且還會威脅健康。根據統計,靜脈曲張患者產生深層靜脈栓塞是正常人5.3倍,產生肺栓塞為1.73倍,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醫師專家建議,經常久站或愛穿高跟鞋者,為罹患靜脈曲張的高危險族群,應小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