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男子痣凸起變大 檢查竟罹皮膚癌

男子痣凸起變大 檢查竟罹皮膚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張先生,去年六月發現後腦勺有異物突起,但他卻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他不慎抓傷流血,被家人發現到傷口底部呈現黑色,此時,才到醫院就診,切片結果後發現竟罹黑色素細胞瘤。

起初,在治療的過程中為切除病灶,進行了兩次大範圍的手術,但同時卻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腺,因此,展開為期半年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但病情沒有因為這些治療而所有改善,甚至在治療期間更數度發生休克及敗血的病危狀況,不僅讓張先生感到絕望外,也使得家人擔心不已。

皮膚癌發生病因 以過度日曬為主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100年癌症登記整體報告顯示,皮膚癌為國人常見前十大癌症第8名,平均約每3小時就有1人罹患皮膚癌,而皮膚癌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遺傳、紫外線、曬傷等其他危險因子。

此外,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和非黑色素細胞癌兩種類型,其中黑色素細胞癌雖然僅占所有皮膚癌患者的7.8%,但它惡性高也容易轉移,患者往往僅能存活數個月,致死率相當,所以,千萬不能輕易忽視它,且根據台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醫師表示,黑色素細胞癌有近四分之一是由BRAF基因突變而成的,而這種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是屬於接受指令才會活動的,一旦當它突變後,自己就會不斷地釋放活動訊息產生致癌物質。

細胞癌深度若過深 恐得接受截肢

過去黑色素細胞癌治療,主要以手術、化療、放射線、藥物為主,且據朱家瑜醫師表示,在化療過程不管是好的細胞還是壞的細胞,通通都會被清除,另外,就是在皮膚癌早期時,是以切除病灶為主,但若是黑色素胞癌深度過深的話,就必須接受截肢,不然癌細胞容易轉移至淋巴結,所以,就傳統治療而言,療效算是很差的。

但現在衛福部核准一種抗BRAF基因標靶藥物,透過阻斷BRAF基因傳導路徑的方式抑制腫瘤成長,可用於治療BRAF突變陽性且無法以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性的成人黑色素細胞癌患者,以提升反應率及存活率,只是,目前這種藥物尚未被健保局給付,一個月就得自費30萬在標靶藥物上,而且這種抗BRAF基因標靶藥物,僅適合使用在黑色素細胞癌中晚期及細胞轉移的病患上。

留意黑點黑痣五原則 有效預防皮膚癌

最後,朱家瑜醫師要提醒各位民眾,若是身上的痣或莫名出現黑點時,除了要多注意外,更要掌握住皮膚癌五不辨識方法,才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擁有較好的恢復率及存活率,另外,外出時應盡量避開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這段時間,且外出前半小時,應塗抹防曬品,最好每3個小時補充一次,如此一來,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預防。

1)形狀不對稱

2)邊緣不規則

3)顏色不均勻

4)病灶不小,超過0.6公分,且擴張速度快

5)病灶不平且突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歲的凃小妹就讀幼稚園大班,平時說話含糊,經醫師評估發現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療,經過3個月的個別語言治療,凃小妹構音部份已完成矯正,而且認知能力增強。就讀中班的蔡小弟發音不標準、俗稱臭乳呆,經醫師評估診斷為構音異常,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減輕血管功能疑慮,心血管支架升級了!一位45歲的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右冠狀動脈下壁心肌梗塞,同時發現左前降支嚴重狹窄,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第2天即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恢復狀況非常好。 外來物質放心臟 恐會傷害血管 冠狀動脈疾病為全球十大死因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周董病」害得我好苦!頸椎嚴重變形、無法抬頭直視前方,吞嚥困難甚至影響呼吸的澎湖青年阿成,從國三開始不斷飽受僵直性脊椎炎病痛所苦,6年前在台北開了兩側髖關節置換術及腰椎矯正術,雖然身形及活動都有改善,但頸椎變形卻逐年惡化,更發生吞嚥困難及呼吸不順等狀況,歷經2次艱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生,我的雙手常感到有灼熱、腫脹感,連看書時簡單的翻頁都很吃力!」一位上班族女性在打掃家裡後,產生手掌側麻痺的症狀,感覺麻痺的部位分別是在手部的掌側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神經受到壓迫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手部局部燒灼、麻痺、脹痛甚至無力 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