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日睡意濃?解除你的「嗜睡症」

秋日睡意濃?解除你的「嗜睡症」

出處/天下雜誌
作者/謝明玲
圖片/鄭佳玲

秋高氣爽,為何卻愈來愈想賴床,白天也呵欠連連?白天嗜睡的情況,不見得與季節或外在環境有關,也有可能是各種「睡眠病」上身。

政大心理系教授楊建銘指出,並沒有證據顯示,氣溫與想睡覺的程度相關。但天氣轉涼,就變得想睡,楊建銘解釋,原因之一,可能是晚上變長,白天減短,腦內的松果體因此分泌更多與睡眠相關的褪黑激素,容易讓人覺得早上起不來,或白天精神比較差。

另一個可能的解釋,馬偕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鄒孟婷指出,是天氣變涼,代謝變慢,心跳血壓趨緩,加上處於密閉空間時間變多,氧氣量下降,二氧化碳增多,都可能讓人昏昏欲睡。

嗜睡症、猝睡症上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黃守宏則分析,外界環境溫度降低,使得中心體溫稍微下降,也可能讓睡眠的趨力變高。

白天想睡的情緒讓人困擾,卻不見得都與季節、外在環境相關。

有的人為原發性的「嗜睡症」所苦。

楊建銘指出,這類病人又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已經睡足時間,也沒有特別的疾病干擾,排除各種原因後,白天卻還是很累、易打瞌睡的病人。

另一類,則是「猝睡症」病人。他們會突然像被睡眠襲擊般想睡,有時也會突然肌肉失去張力,或在睡前出現幻覺、醒來動不了身體等。這類疾病的患者都很罕見,大部份白天感到嗜睡的人,其實都是非原發性,可以找出原因。

不論是睡不夠、睡不好、時間不對,或是睡眠中被干擾,都可能造成白天嗜睡。
最常見的原因,是睡眠不足。

鄒孟婷觀察,在年輕族群中,常見「自發性剝奪睡眠」,也就是因為課業、工作、或是玩遊戲、聊天等,延誤正常睡眠時間,以至於睡得不夠,或睡的時間點不對,或是睡眠被切割。

4個方法 白天不再嗜睡

當出現白天嗜睡的狀況,首先,要確認嗜睡狀況是否影響白天的功能。如果明明已經睡飽,卻在白天不該睡的時候睡著,如開車時、或是開會時,甚至有人在說話時也會睡著,這樣干擾白天的功能,就可能是嗜睡問題,建議尋求睡眠專科醫師協助,確認晚上睡眠的狀況,以及是否有生理或心理的疾病,干擾睡眠。

如果排除是因為疾病造成的白天嗜睡,醫師們建議:

‧重視自己的感覺,且盡可能睡飽。如果真的做不到,至少不要連續一直睡眠不足。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如果是生理時鐘混亂或後移,造成早上起不來的問題,可以透過早上固定時間照光來矯正。光照時間至少半小時到1小時。

‧讓身心安定。若是心理問題造成的睡眠品質不良,除了睡前以瑜伽、伸展放鬆外,還可以用腹式呼吸讓自律神經系統進入穩定。

如果容易帶著煩惱入眠,楊建銘建議準備一個「煩惱記事本」,睡前1小時將煩惱寫在本子上,收起來,告訴自己,有什麼事,隔天早上再繼續煩惱。

‧避免干擾。睡前1小時,避免電腦螢幕、電視機等光線,家內的燈光也可以轉暗,或改用燈泡,而非日光燈。此外,有睡眠困擾的人,更應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可樂、咖啡等。

【延伸閱讀】
11點前睡,比較健康?醫生揭5大睡眠迷思

總是好累?8個意想不到的疲勞元兇

少碰「五白」製品!毒物專家5s舒食秘訣

「把魚骨吃下肚!」日本不老名醫:9方法愈吃愈年輕

沒有「一視同仁」這件事!人資不說的5件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現,疾管署LINE帳號「疾管家」,遭不明社團冒用名稱創立社團,也有假訊息「指揮中心不願購買某公司3,000萬劑新冠疫苗」,指揮中心呼籲,「疾管家」只有一個,轉傳不實訊息最高處300萬元罰鍰。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接受到民眾回報,有不明人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表示,急診醫師5月19日因出現乾咳、微發燒等輕微不適,經PCR採檢確認陽性。疫調懷疑是接觸疑似個案(後來在它院確診)所致。經疫調其院內活動範圍皆在急診區,為慎重起見,本院自5月19日晚上九時起,急診暫時停止服務,病人只出不進。目前已匡列急診醫護同仁,及5月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漫談對抗癌藥物治療監測上的最新發展人類基因解碼後,「精準醫療」就常被討論的沸沸揚揚。而其中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更是常常被提起的經典案例。她於《紐約時報》投書,公布自己有具有BRCA1及BRCA2基因缺陷及且有很強的乳癌及卵巢癌之家族史(外祖母、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近期疫情升溫,預防病毒快速傳染是當務之急,面對運動場所、健身房暫時關閉,許多人不方便外出參加跳舞、瑜珈、游泳等實體課程,但是家中空間狹小,疫情當前,關在家裡該怎麼運動呢?室內保持運動 維持良好免疫力    無論男女老少,定期進行體育鍛煉仍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