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圖片截取自搜狐娛樂

網路流傳,女人在月經期間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到底有多厲害呢?據說可以殺死一隻小老鼠。如果你想害死你老婆的話,那就在她月經期間和她吵架吧!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下同)

女性例假期間也是子宮排毒的最佳時機。這個是身體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如果你在月經期間和她吵架的話,會瞬間引發子宮肌瘤以及卵巢囊腫!

因為女人生氣的時候,氣節會淤在胸部,久而久之也會形成乳腺增生和乳腺疾病!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這是真的嗎?

 可以看出,雖然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會對免疫,內分泌等因素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情緒引起的這些因素的變化和腫瘤的發生是否有直接的關係還不確定的。並且, 目前的有關研究大都不支持心理因素對腫瘤的發生有直接的關係。不過,確實也有少量研究認為情緒等因素和腫瘤的發生是有關係的。有學者指出,這其中大多數的 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存在諸多缺陷,包括樣本量不足,隨訪年限不足,對心理因素的評價標準不當等。

  順便說一句,流言裡提到的「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子宮良性腫瘤,「卵巢囊腫」也基本都是良性的病變。儘管這些名詞看上去又專業又嚇人,但實際上並非什麼非常可怕的疾病。

女性在月經期很容易生氣的說法倒是有的,在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詞描述這種現象,叫「經前期綜合症」,可表現為月經來臨前女性精神症狀或行為的改變,在月經來後會自然消失。而在經期,也可能有諸多的因素使女性的精神處於易怒的狀態,比如痛經等。

  至於流言中所說的「瞬間出現腫瘤」是純粹無稽之談。這個問題可以用數據粗略說明一下。一次細胞分裂M期(即真正進行分裂的時期)為 30-60min,而兩次分裂之間的時間間隔跨度很大,可以從幾小時到數週以上。人的細胞分裂的完整週期約24h,M期30min。 就算是在一瞬間突然一個普通細胞突變為腫瘤細胞,並且這個腫瘤細胞立即開始複製,也得要幾十分鐘後才能增殖成一小團細胞。


婦科專家指出,如果想要在例假更快的把子宮內淤血徹底排乾淨,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女性月經期間,因為氣血兩虧,所以血液中的血漿蛋白、鈣、鎂、鐵等營養成分流失。所以在這個時候一碗紅豆沙是最好的選擇。紅豆湯或者紅豆粥都是非常不錯的。既補血又美容。是月經期間最好的必備品。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2、紅糖水,紅糖水對補血和排出淤血有非常大的幫助。也能加快血液循環,更好的排體內淤血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3、你知道嗎?在月經期間吃甜食不會發胖哦。還能幫助排毒和排淤血的。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4、例假期間多喝溫水,有利於排出體內的垃圾。而且多喝水也能保持大便通暢。這樣可以減少盆腔充血的哦。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5、你知道黑色的東西可以排毒嗎?比如:黑木耳,海帶,在例假期間吃是利於排毒的。

老婆月經期間,千萬別吵架!除非你想害死她!


結論:謠言破解。 目前的學術界並不認為心理因素與罹患腫瘤的幾率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因為「經前期綜合症」和其它因素,女性在經期確實比較易怒。雖然不會因此患上什麼疾病,不過吵架也不是好的解決辦法,有話好好說。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三九養生堂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不僅誘發氣喘、過敏,提升肺癌風險,你知道嗎?空氣汙染中的懸浮微粒還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機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最新小鼠研究證實,懸浮微粒「開啟」人體細胞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通道,提高染疫風險。 空氣懸浮微粒會提高表面蛋白濃度 進而提升染疫風險 陽明大學急重症研究所所長許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本土疫情延燒,全國3級緊戒維持近1個月,各企業陸續調整為居家上班,學校遠距上課,民眾不出門宅在家,隨著疫情持續,天天看著確診相關新聞,不免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心裡快要悶出病來。面對突來的生活改變,如何宅在家不悶壞,保持正向思考呢?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給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疫情再漸緩!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274例,新北市162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63例,桃園市與苗栗縣分別有15例跟12例;北市聯醫再傳陽明院區急診室群聚,指揮中心強調,防疫物資中央都有配發到地方,如果醫院仍有不足,可以直接與指揮中心聯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多數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可能連自己翻身或起床等平凡的動作都無法獨立完成,許多重度症狀的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仍無法深入病因改善,以致病情遲遲不見好轉。不僅病患喪失活動自主力,家人也因為長期照護備受壓力。然而,帕金森氏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現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