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 降低糖友心臟病致死率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許多民眾因為生活、工作忙碌,卻忽略了補充身體水分,或是以糖份高的飲料代替開水來達到解渴,但是您是否想過,天天好幾杯的飲料,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另外,許多年長的糖尿病患者,口渴感覺較不明顯,也因此急診室中多了許多體內水分嚴重流失,血糖飆高的糖尿病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清輝指出,近年來,糖尿病急診患者中,陸續出現不喝水只喝飲料,或是因為食慾不佳,以水果來取代正餐,不自覺吃下許多糖份高的水果,造成血糖指數突然飆高的案例,連帶增加了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嚴重可能導致昏迷,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郭清輝醫師表示,「糖尿病患一旦血糖上升,免疫力亦會下降」,若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值,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或大血管等病變,若不積極處理,患者可能面臨失明、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截肢的命運,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是危及生命。

糖尿病主要因素為胰臟功能不健全,糖份攝取過多時,容易造成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過度作用導致凋零,導致「胰島素阻抗」或是胰島素分泌不正常的現象,糖尿病患者可透過口服藥物,來延緩胰臟β細胞功能的惡化,如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島素阻抗性,提升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讓血中葡萄糖可以順利進入細胞被利用,可達到降血糖之目的。且根據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數據顯示,胰島素增敏劑可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並具有保護胰臟β細胞的功能,達到有效控制血糖。

郭清輝醫師指出,糖尿病初期往往較無症狀,容易被忽略,平時監測血糖可幫助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尤其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者,或是家族糖尿病史者,都要定期檢測;另外糖尿病患運動時,要多留意水份的補充,加上正常的生活作息,並且遵從醫囑,都是維持健康必要的條件,將血糖控制在適當範圍,以遠離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共有7名傷病患因身旁的人勇於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而重獲新生!衛生福利部舉辦「今天我啟動,明天你心動」感恩慶生記者會,表揚施救者的英勇表現,並呼籲全民學習心肺復甦術(CPR)、公共場所設置AED,發現路邊行人面臨危急緊要關頭,應善於使用AED勇於救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情人節前夕,新北市衛生局抽查10處情趣用品店,共抽驗19件保險套,結果發現,其中1件保險套許可證過期、1件未標示許可證字號,已移請高雄市衛生局依法查處。另外也抽驗11件「情趣糖果」產品,檢驗色素含量,都與規定相符。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指出,不合格的廠商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小,我們的認知就是乳牙掉了會有成人的牙齒代替,而成人永久齒必須陪伴我們一生,一旦蛀牙、牙周病甚至意外導致缺牙時,永遠不會有第三套牙齒來填補缺牙的位置;然而,在牙醫科技發達的今天,All-on-4人工植牙技術,卻可提供人生第三套牙齒,能讓阿嬤與金孫一同長牙!過去植牙的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國內2010年罹癌人數已達90649人,而其中大腸直腸癌則是連續四年盤據十大癌症首位;大腸直腸癌病友中,有近萬人為了延續壽命,被迫得接受永久性或暫時性的人工造口手術,也就是所謂的「人工肛門」,人工肛門因為沒有直腸感覺神經與括約肌,所以無法自行控制排便,通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