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 健康達人網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退化性關節炎」這種聽起來老掉牙的疾病,已經不是老人家的專利。一位 17 歲高中生,半年內數次發作頸肩僵硬疼痛,近期更經常在早上起床時感覺脖子肩膀特別僵痛,甚至頭無法轉動,經醫師檢查發現已經有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醫師表示早晨起床肩頸僵硬疼痛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頸椎退化的警訊,若有相關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

低頭族是高危險群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指出,「退化性關節炎」這種過去伴隨年長者的疾病,近來門診卻有許多 40 歲以下的病患來看診,好發部位以頸椎最多,其次為腰椎、膝部。她表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3C 產品的低頭族現象,讓退化性關節炎的年齡層急速下降。因為退化性關節炎是軟骨磨損開啟了一連串病變,雖然可能因種族、遺傳或外傷影響,但頸肩固定同一姿勢太久,特別是低頭族或長期因使用電腦,肩頸其實會不自覺維持同一姿勢,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一大因素。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圖片來源:Ed Yourdon via photopin cc

另外,不正常的姿勢也是另一個常見原因,像是躺在床上看電視、用頭與肩膀夾電話話筒、歪一邊打電腦等,都是常見的不正常姿勢。此外某一動作太頻繁、缺乏適度運動、忽略平日保健等都是原因。

一時好轉就忽視持續保健

潘筱萍表示,一有症狀產生,立即治療並注重保養很重要,但很多病患往往因為經過治療有好轉,就忘記保健的重要,過去不良姿勢仍持續,結果不斷復發。這名 17 歲的高中生,經常熬夜使用電腦,愛打籃球,且常一打數小時,肩頸有過度使用及數次發作的病史,都是因為常常來看一次門診後又沒有持續,最後終於發展成退化性關節炎。

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若已形成骨刺,造成神經根壓迫,會引起肩膀、上肢的酸麻、疼痛及無力;脊椎動脈壓迫時,可能出現姿勢性頭暈、目眩、耳鳴等,甚至暫時性失明失聰;頸脊髓壓迫時,則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行動不穩等情況,忽視治療與保健,得不償失。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另一個經常被忽略的情形是,持續運動也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例如當頸部出現相關症狀時,某些運動暫時不能再進行,例如籃球、羽球、游泳、高段瑜伽等。

注意睡覺時肩頸角度

頸部的治療方面,潘筱萍指出,在早期儘速接受藥物及物理治療,如果有急性發作時,先躺著很重要,每兩到四小時躺五分鐘會有所幫助。晚上睡覺時,也要注意頭頸與身體的角度,從耳際到下巴連成一條線,與身體的角度大約要有 10 度差距,以此為標準調整枕頭,角度太高或太低都會讓肩頸反而得不到休息。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在側睡的時候,枕頭應填補肩頸的凹陷處,大約是一個拳頭的高度。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如果枕頭不適用,也可以將浴巾捲起約 1 個拳頭厚,在睡覺時作為輔助,讓頸椎有支撐,肌肉能放鬆休息。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間肩頸保養操

潘筱萍推薦平日頸部加強運動,有效保養肩頸。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 17 歲高中生 健康達人網

(動作1)-先坐正,收下巴,將右手放在左耳上方斜側拉頸部肌肉致出現緊繃感,持續5秒。
(動作2)-維持牽拉的姿勢下,用脖子與手同時反方向施力,停留5秒。
(動作3)-回覆原本直立姿勢,休息5秒。動作1至3為一個循環,左右各作5-6次,建議至少早晚作一次,亦可2-4小時作一回。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剛出生的寶寶全身紅通通的,這樣是正常的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因為皮膚薄、血紅素濃度高、且代謝旺盛,所以皮膚看起來會有偏紅的狀況,一般來說,約數日至滿月時會逐漸消退,無須過度擔憂。  新生兒的皮膚為什麼會紅通通的呢?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膚色偏紅是正常的狀況,主要原因包括: 1. 新生兒皮...

閱讀詳情 »

明明是自然產,最後卻以剖腹產生下寶寶,這大概是預計自然產的產婦最擔心的事,只是擔心歸擔心,真的要「吃全餐」也是不得不的決定!不過,事先了解事情可能出現轉折的原因,有助當下與醫護的溝通,也讓生產心情不致太Blue! 所謂生產的「全餐」,是指產婦先是歷經了自然產產痛的煎熬(前痛),卻仍要挨上一刀剖腹,...

閱讀詳情 »

1名黃姓阿嬤獨力經營1家麵攤,但由於聽力差、記憶力也不好,常搞錯客人餐點,或是一再重複詢問,常引來消費者的不耐煩;另1名王奶奶則是至超商買東西時,因結帳時拿零錢動作較慢,遭到部分趕時間的客人發出「嘖嘖」聲表達不滿。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余廣亮表示,人隨時間老化後,身體機能會退化,進而...

閱讀詳情 »

1名42歲女性洗澡時在左乳房外側上疑似摸到硬塊,最初直覺是伴隨生理期的乳房腫脹變化,不以為意;時隔半年,乳房的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紅疹,硬塊也愈來愈明顯才到醫院檢查。透過超音波與動態磁振造影,起小紅疹的真相,竟是乳癌侵犯到脂肪組織,影響到表面皮膚。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主任醫師沈彥君解釋,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