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戒菸仍會心肌梗塞? 家族病史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心肌梗塞總是來的突然又無法預測,讓不少民眾憂心忡忡!像是今年43歲、有家族病史的蔡先生,平時熱愛慢跑運動、也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但卻在40歲那年因心肌梗塞而被送至急診。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好發於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女性,但有家族史的民眾,發病年齡可能會提早許多!

平時有慢跑習慣的蔡先生,直到現在回憶起發病時的情形,仍然難以置信!平時有慢跑習慣的他,始終認為自己正值青壯年,也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因此雖然偶爾會有胸腹悶痛、易喘病症,仍不以為意。一直到某日慢跑完後,突然嚴重發作、喘不過氣,送至急診後,才被確診為心肌梗塞。

負責收治蔡先生的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方志元醫師表示,自出生起,我們的血管壁上便逐漸開始堆積脂肪,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能力、激素水準等指標下降,血管壁會逐漸形成阻塞而導致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

方志元醫師進一步說明,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是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風險的常見主因!患者會因無法正常輸送血流、提供心肌足夠的氧氣與營養,進而引發胸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盜汗、嘔吐等症狀,這也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根據統計,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停經後女性,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而三等親內有早發性心臟病的民眾,罹患冠心病的年齡則可能提早許多!像是案例中的蔡先生,雖沒有抽菸等易導致心肌梗塞的誘發因子、平時也有運動習慣,但因有家族病史,發病時年僅40歲,比男性冠心病好發年齡低了5歲!

不過,有民眾質疑,既然做運動、不抽菸都無法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那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到底該怎麼應對冠心病的發生?對此,方志元醫師強調,雖然醫師無法保證減少誘發因子就不會發病,但換個角度想,「就是因為蔡先生平常都會慢跑,也有遵照醫囑,避免危險因子,所以發病後才能被搶救回來。假設蔡先生有抽菸習慣,那後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而蔡先生在被送至急診後,醫療團隊先予以傳統金屬心臟支架置入手術,但症狀仍未消失、有部分血管未疏通;因此在主治醫師評估後,蔡先生便在第二次手術時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不只解決悶痛等症狀,回診時血管也已慢慢恢復自然原貌。蔡先生更開心的說,終於可以重拾慢跑樂趣,前陣子還成功挑戰馬拉松比賽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87

相關推薦

心肌梗塞不會放暑假 小心夏天心臟病 炎炎夏天就快要到了,當你有暈眩、昏倒等中暑症狀時,別輕忽以為是中暑,小心心肌梗塞找上門,根據英國研究發現,溫度每上升一度,心肌梗塞機率上升1.9%,溫度高、流汗多、情緒躁熱都是致命關鍵,不只冬天,夏天更要好好保護心臟,注意因為溫度所引發的心臟血管疾病。 黃淑惠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9歲腸癌患者,術後接受化療且定期追蹤,卻發現肺部出現肺結節,檢驗結果呈現癌胚胎抗原高於正常值,初步診斷為肺部轉移性腫瘤,經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確定病灶後,以手術順利切除腫瘤,病理切片顯示為隱球菌肺炎所形成的慢性肉芽腫發炎。隱球菌引發肺部感染 免疫力低下者得小心感染隱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七歲童罹流感精神不振 就醫發現急性心肌炎  有位七歲的黃小妹(化名)在持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後,就醫確診為B型流感,用藥治療下,雖逐漸退燒,咳嗽症狀也日趨緩和,黃小妹仍頻向家人表示疲倦、頭暈,精神與活動力也變得很差。在家人帶往另一家醫院做抽血、心電圖...

閱讀詳情 »

父母親常常因為小朋友不肯乖乖吃飯而傷透腦筋只好絞盡腦汁找尋他法,購買「可愛餐具」經常是父母親的選項之一科學研究證實,「視覺」會影響「味覺」只要能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和食慾就達到目的了殊不知這個舉動卻有可能藏有隱憂例如塑膠高腳椅就被抽驗出塑化劑超標(容易經由嘴巴或皮膚吸收)即使是木製的也要小心是否有砷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