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配快歌 增加運動持續時間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邊聽大嘴巴<沒禮貌>邊運動,持續運動的時間會比聽蕭敬騰<王妃>多兩倍?根據國外研究,音樂節奏的快慢可以帶動肢體動作的速度,越輕快的音樂節奏,越能提昇運動強度,並增加持續運動的時間;研究指出,邊聽極輕快音樂邊運動,持續的時間整整多出中快版音樂兩倍。

開業醫復健科診所醫師陳易進指出,音樂的節奏與運動強度呈正相關,每分鐘節拍數(BPM)120的中快版歌曲,如蕭敬騰<王妃>、張惠妹<好膽你就來>,適合運動前低強度的暖身時聽;140BPM的快歌如五月天新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適合中強度的健走、單車等運動;160BPM的極輕快歌曲,如大嘴巴<沒禮貌>,適合做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活動到全身大肌群的運動。

節奏的快慢也影響人體「感覺累」的時間,進一步影響運動持續時間;陳易進解釋,主要因為聽極輕快音樂時,心理上感覺時間很快就過,聽慢歌則反之,心理時間快,疲累感相對降低,因此聽極快歌可增加持續運動的時間。

根據研究,不論是聽慢速音樂或快速音樂,在耐力表現、自覺費力程度或心跳率上,都高於沒聽音樂者。陳易進說明,音樂可使肌肉協調,增加肌肉對氧的利用效率,進而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同時刺激腦內啡分泌,不僅讓人對運動產生上癮感,也提振情緒、分散疲勞,降低對運動時疼痛程度的知覺。

那麼如何搭配音樂有效運動呢?陳易進說,每次主要運動約20-30分鐘,這期間可切成前半段中強度、後半段高強度(達65-80%最大心跳率),主要運動前後再配合低強度的暖身運動及緩和運動。

他提醒,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週不應只有「333」(每周運動至少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130下),或是假日狂運動平日卻不動;為了健康,民眾應天天運動,一週的總運動時間達150分鐘以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乳癌好發45-69歲,中位數為53歲,約莫有5成為停經前乳癌患者,其中又將近1成是晚期乳癌。過去晚期轉移的荷爾蒙陽性患者多會選擇接受抗賀爾蒙藥物加上化學治療的全身性療法,但因為副作用、外觀與生活品質受到顯著影響,甚至放棄治療。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手機已經是一般民眾普遍的生活習慣,加上配戴隱形眼鏡、免疫疾病、自然老化等因素,全台約有600 萬人罹患不同程度的乾眼症,且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族群已不分長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徐旭亮醫師表示,乾眼症症狀多樣、罹患族群廣泛,不僅年輕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多數人的晚餐是在外用餐,造成許多慢性病愈來愈多,例如小孩產生異位性皮膚炎、近視度數增加。老年人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失智症等慢性病。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中醫所說的「脾」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消化系統」,脾的功能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為提高癌症標靶治療的精準度,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藥物設計及系統生物團隊與臺北醫學大學乳癌研究團隊合作,透過研究近兩千種膜蛋白對應於十五種癌症之生化調控網路,共同開發癌症膜蛋白調控網路,大規模建立膜蛋白與癌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