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鄰國小兒麻痺肆虐 前往當地應接種疫苗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依據全球小兒麻痺症根除計畫統計,全球今年截至10月1日累計共7國通報287例小兒麻痺病例,已超過去年總通報數。病例發生國家分別為索馬利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肯亞、阿富汗、衣索比亞、南蘇丹;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高風險地區,應提前至國際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完成疫苗接種,未完成接種的幼兒應避免隨行。

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6週,傳染力極強,且由於超過95%以上的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麻痺症狀。臺灣雖已於200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國際交流頻繁,極可能發生自國外移入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以色列及鄰近地區環境汙水檢體檢出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已將以色列列為小兒麻痺感染高風險地區。疾管署提醒家長務必按時攜帶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及國小一年級時完成5劑小兒麻痺疫苗接種,以預防感染。

台灣自99年3月起幼兒常規接種全面提供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DaPT-Hib-IPV),分別於滿2、4、6個月時給予基礎劑接種,並於1歲半時追加一劑,國小一年級入學前再追加一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以維持足夠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92歲骨質疏鬆症的李婆婆,晚上睡覺起床上廁所時,不慎跌倒,胸口隨及劇烈疼痛,且坐在地上爬不起來。就醫後經X光檢查發現,李婆婆右側第7、8、9根肋骨發生骨折,且出現氣血胸與連枷胸。因考量老年人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肺炎、褥瘡等併發症,醫師在與家屬討論後,採用鈦合金固定板的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人大腸癌發生率連10年居首,儼然成為台灣新「國病」;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忽略。預防及治療往往是民眾關心的議題,有鑑於此,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將於2018年7月7日在高雄市舉辦腸癌衛教講座,由高雄長庚陳鴻華理事長與高醫王照元副院長帶領李克釗醫師一同共襄盛舉。事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80歲老翁,過去因罹患肝癌,反覆接受治療,所幸後續每三個月定期回診,控制良好,但今年五月經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肝臟又長出新腫瘤,切片後竟是膽管癌;經醫師評估後,因考量患者體力狀況,決定採以新世代微波消融術取代傳統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傳統手術風險高 微波消融術治療可...

閱讀詳情 »

六月畢業潮,許多人有新就業、轉職的規劃,乾癬患者在求職上通常會比較辛苦,尤其是乾癬徵狀出現於衣服遮不住的地方,像是頭部周圍、髮際線、頭皮,甚至連指甲也有乾癬,容易被誤認為灰指甲,這對於需要與客人接觸、互動的工作,如服務業;又或是要直接向顧客展示商品的行業,往往因露出手部而倍感尷尬,且易因乾癬影響其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