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年齡越大,維持身體健康不二法門就是要多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運動處方指出,年齡大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每週運動應累積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是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有氧運動每次持續時間應最少持續10分鐘。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亮伃表示,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每週...
閱讀詳情 »2013年10月13日
遠離疾病很簡單 從平時生活習慣做起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想要預防疾病纏身,其實很簡單!就是平時要懂得養生保健,要有養生治未病的觀念,就能有效預防疾病;高雄市立中醫醫院中醫師許智超指出,尤其傳統中醫,在養生上又分為五不原則,只要朝這方向去進行,就能保障健康。但到底是哪五不原則呢?中醫師許智超表示,首先必須避免邪氣侵襲身體,減少出入...
閱讀詳情 »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恐是壓力所致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現代工商社會,繁忙的工作及緊張的生活,常讓人充滿壓力,以致有不少人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中醫師指出,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壓力,尤其上班族、學生或過於要求完美的人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中醫師陳寶文指出,當情緒長期停滯在高張力環境,就會使神經亢奮,促使自律神經失調。以...
閱讀詳情 »麥氏腺功能失調 乾眼症會更惡化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眼科門診中,因為乾眼症求診病人越來越多!眼科醫師指出,季節轉換,尤其是秋冬來臨,乾眼症也會特別容易發作;另外,若是麥氏腺功能失調,也會使乾眼症惡化,平常最好是能熱敷眼睛,使麥氏腺功能正常,也可減少乾眼症發生。乾眼症病人越來越多,不只是隱形眼鏡族群容易好發乾眼症,做完近視雷射...
閱讀詳情 »定期接受乳癌篩檢 可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會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接著伴隨著月經來臨,也會出現不同的生理變化;台南醫院外科醫師陳瑞玲指出,女性一生當中,多少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乳房症狀,包括乳房疼痛、良性的乳房腫瘤等,尤其乳癌占女性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應落實乳癌篩檢,將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
閱讀詳情 »腸道長息肉 大腸癌機率高達三成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名患者罹患大腸癌,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醫師陳明楨指出,若腸道息肉直徑超過3公分,惡化為癌症的機率恐高達3成,近年來,由於飲食改變、壓力大等因素導致,尤其是年輕人已成為罹病的危險族群。臨床上,就曾有1名30歲上班族,半個月來出現...
閱讀詳情 »鄰國小兒麻痺肆虐 前往當地應接種疫苗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依據全球小兒麻痺症根除計畫統計,全球今年截至10月1日累計共7國通報287例小兒麻痺病例,已超過去年總通報數。病例發生國家分別為索馬利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肯亞、阿富汗、衣索比亞、南蘇丹;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高風險地區,應提前至國際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完成疫苗接種,未完成接...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