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自律神經失調 恐是壓力所致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現代工商社會,繁忙的工作及緊張的生活,常讓人充滿壓力,以致有不少人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中醫師指出,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壓力,尤其上班族、學生或過於要求完美的人都屬於高危險族群。

中醫師陳寶文指出,當情緒長期停滯在高張力環境,就會使神經亢奮,促使自律神經失調。以傳統中醫而言,自律神經的功能和中醫所說的「肝」較為相近;肝為氣機調暢,這時若有壓力,就會使肝的生理機能出現雜亂,造成氣鬱、氣機阻滯等現象,且傳遞到其他器官。

中醫師陳寶文進一步說明,而氣機阻滯與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類似,包括頭暈、口乾、心悸、恐慌等,治療上會針對患者不同的症狀而有所不同,像是患者若屬於肝鬱氣滯,則可透過加味逍遙散加以舒緩。

另外,若為肝火上炎的患者,則以龍膽瀉肝湯治療較為合適;陳寶文醫師提醒,找出壓力的來源,改變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且配合適當的運動,才能真正對症下藥,遠離疾病纏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心律調節器已發明超過五十年,傳統心律節律器包括電池本體與導線二部分,隨著時間演進,電池與導線的科技持續進步,儘管電池體積已經少於二十毫升,電線的長期妥善率也超過九成,但仍有不少病患發生相關的併發症。而新的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則可以有效預防大部份併發症的發生,外觀上沒有皮下...

閱讀詳情 »

夏天高溫溽暑,許多民眾外出時,常習慣在頸項圍上一條濕巾,希望藉此消暑氣!但近來網路卻流傳:「濕毛巾圍脖子的方式不僅無助降溫,更可能導致濕氣入體,反讓人體暑濕更重。」的說法,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到底這樣的方法可不可行呢? 濕毛巾圍頸部,有助降溫、消暑?醫師解答… 葉妍廷中醫師表示,在炎炎...

閱讀詳情 »

章小姐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不理想,自7年前就開始注射生物製劑,打了5年,卻又開始感覺疲累、關節腫痛,這些跡象讓她忍不住擔心:「不會又要發病吧?」「打針都控制不住,還有藥可以用嗎?」上網搜尋資料後,章小姐很快約好門診。抽血檢查後確定發炎指數上升、超音波下關節也有發炎情況,已有心理準備的她主動滑開手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登山負重  膝關節嚴重磨損行走困難61歲的呂洪女士從年輕時就喜歡爬山,已征服過不少座百岳,卻也因多年來負重登山,三年前膝蓋開始疼痛,當時僅吃止痛藥勉強維持運動。而後雖改打較輕鬆的高爾夫球,但只要一用力揮桿,膝蓋就會疼痛不適,讓愛運動的她不得不降低打球頻率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