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錯誤觀念大糾察 讓吃素更健康 | 健康達人網

文:陳郁文
錯誤觀念大糾察 讓吃素更健康 健康達人網

在全球人口節節高升的21世紀,素食能降低環境負荷;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素食的確有益身體健康。然而,素食者跟採用其他任何一種飲食方式的人一樣,都需掌握幾項特定原則,不然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弄壞了身體。

少吃素料

明明來到素食餐廳,怎麼在菜單上看到「素羊肉」、「甘蔗雞」?其實這就是傳統素食中常見的「素料」。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志工、目前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張依平說,素食加工業者依照既有的食物,模仿它的外觀、顏色和口感,讓民眾有熟悉感,進而願意購買,也讓剛轉換吃素的民眾,能更順利地走過過渡期。

但是,這些素料加工品很有可能是由豆類打成濃稠狀,再用黏著劑固定起來,並用色素調色,模仿牛排、魚排外觀的素食食品,含有高量的油、鹽,並用煎、炒、炸的方式,熱量飆高。因此建議民眾應該盡量少吃,改選不改變外型的料理。

低油、低溫烹調

減少使用提煉精製的油脂,如沙拉油、人造奶油、任何植物油等烹調,盡量從天然的食物,如:豆類、較好的核果及種子類(如腰果、杏仁果、核桃、芝麻等)中攝取適量的油脂。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營養師曹琇惠說,素食者同樣應該多用清蒸、涼拌、水煮、燒、烤、滷、燉等方式,而少用油炸、芶芡、煎、糖醋、油炒,因為食物中的營養素很可能在高溫當中被破壞。

膳食纖維每日2535公克為宜

一般以為素食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吃越多越健康,結果可能攝取過多膳食纖維,無法消化而造成腹脹感,也會影響鈣、鐵、鋅、葉酸的吸收。粗纖維又稱膳食纖維,存在於雜糧、玉米、豆類、青椒等食物中,口感較為粗硬,專家建議每日攝取約25至35公克最為恰當。

膳食纖維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它能加強腸胃功能。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由於質地較硬,吃的時候必定要小心咀嚼,其實對牙齒是一種有益的按摩和刺激。

然而,高纖維食物比較粗,難以消化、吸收,會加重胃的負擔,故孩子、胃腸功能較差、經常腹瀉的人不宜多吃。過量攝取纖維會影響一些礦物質的吸收,故宜適量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

 

延伸閱讀:

地球人口爆炸!要素食不要速食

吃素也很澎湃!四菜一湯輕鬆做

吃出好氣色!素食者5項營養功課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前陣子引發熱潮的韓國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中,女主角蔡頌和的門診曾出現一位患者,確診腦動脈瘤,但因瘤囊累及眼動脈,手術中有高機率失明,在聽完病情解說後,患者陷入疾病風險及手術風險兩難之中,一度拒絕進行手術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及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談起戀愛,我總變得很不像我自己!明明我一個人可以很獨立的,戀愛中卻變得黏人,甚至常常疑神疑鬼,想確認對方是愛我的。」,在親密關係中,你也常會有惶惶不安的感受嗎?又或是有單身和戀愛判若兩人的情況嗎?諮商心理師林佳慧表示,愛情,是與他人非常親近的一段關係,在這逐漸展露自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今(6)日說明,在近一週內將有大量莫德納疫苗達到保存期限,如沒打完則需捨棄。為了加大接種量能,同時因應秋冬病毒活躍期以及嚴峻國際疫情,疫苗接種站將不只是醫療院所或衛生局,超市、車站或百貨公司都可以是接種站! 加大接種量能多處設接種站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6)日10例境外移入病例,共為6男4女,多為印尼有3例、其他為泰國、尼加拉瓜等地。這次共有10例突破性感染,接種的疫苗有嬌生、AZ、BNT也有科興。 ▲今(6)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有關各界關注的疫苗覆蓋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