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3腦動脈瘤破裂非死即殘!最新治療遠離死神威脅

2 3腦動脈瘤破裂非死即殘!最新治療遠離死神威脅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腦動脈瘤俗稱腦血管瘤,有如「腦中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很可能會直接要命!一名66歲家庭主婦,日常生活規律,沒有高血壓、抽菸等惡習;偶然於健檢發現腦中有顆1.3公分的大型腦動脈瘤,醫師建議使用新一代血流導向裝置治療,術後短短3天即可出院,3個月後回診追蹤,腦動脈瘤幾乎消失不見,遠離死神的威脅。

每100人中2~5人有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其實離你我一點都不遠。研究顯示每100人中有2-5人有腦動脈瘤。耳熟能詳的女星莎朗史東,因腦動脈瘤破裂而鬼門關走了一遭,整整做了2年的復健,才得以重返大銀幕。

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育弘指出,腦動脈瘤是指血流壓力衝擊局部較脆弱的血管壁,而在血管壁形成血泡樣的突出。一般來說,透過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的高階健檢才會發現,高血壓、抽菸、一等親家族史,都是腦動脈瘤的高危險族群。


2 3腦動脈瘤破裂非死即殘!最新治療遠離死神威脅

腦動脈瘤破裂 2/3病患非死即殘

「腦動脈瘤如同腦中未爆彈!」許育弘醫師強調,腦動脈瘤可怕之處為位於腦部深處,絕大多數病患在破裂前並無症狀,因此都不自知。當動脈瘤越大,血管壁就越薄,也越容易破裂。 

臨床上,腦動脈瘤破裂病患中,1/3患者死亡、1/3重度殘廢,能夠康復出院者僅有1/3。許育弘醫師表示,目前治療腦動脈瘤的方式,包括:傳統開顱手術、微創血管線圈栓塞手術,以及新一代血流導向裝置,其中傳統開顱手術的風險高,微創血管線圈栓塞手術對於大型動脈瘤的復發率較高,而新一代血流導向裝置-密網導流支架是目前最新的手術方式。

治療腦動脈瘤 新一代血流導向裝置大幅改善效果,降低手術風險

許育弘醫師說明,傳統開顱手術是將病患的頭蓋骨打開,再撥開層層腦組織及腦血管,並利用金屬夾夾閉腦動脈瘤。微創血管線圈栓塞手術是透過從鼠蹊部置入導管,再將白金線圈填塞腦動脈瘤,兩者都可以阻絕高壓血流衝入動脈瘤內。

新一代血流導向裝置則是透過導管置入密網導流支架,密網的優勢是可阻擋高壓血流衝入動脈瘤內,將血流導入正常血管,有效緩解瘤壁承受壓力,腦動脈瘤就會慢慢萎縮,直到消失不見,不但大幅降低手術風險,且安全性高,適合超過1公分以上的大型腦動脈瘤,尤其是位於內頸動脈的腦動脈瘤。

遠離腦動脈瘤 定期健檢很重要

事實上,腦動脈瘤的真正病因不明。許育弘醫師建議,遠離腦動脈瘤,定期健檢、避免抽菸、控制高血壓,才能避免腦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延伸閱讀】

防《機智醫生生活》劇情真實上演 「這手術」治腦動脈瘤

中年女頭暈查出腦動脈瘤! 新血流導向裝置來助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最近諮詢自體脂肪移植的人愈來愈多,不管是隆乳、豐臀或是面部填充,大家對於自體脂肪移植的興趣是愈來愈高,除了各種手術的併發症,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自體脂肪的存活率。對從事自體脂肪移植已經十幾年的我來說,我綜合了一些脂肪移植文獻和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有關脂肪存活率的心得,以下來分項敘述:談到自體脂肪移植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是高風險結核病族群嗎?只要藉由抽血篩檢,了解是否曾受結核菌感染;並接受完整的預防性治療處方後,按規則服藥,即可降低九成發病率。為了有效防治結核病,高雄市從97年起積極推動潛伏結核感染治療,累積至今結核病發生率降幅達30%,防治可見成效,因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安排於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老鼠喝含糖飲料,大腸腫瘤竟加速變大!美國康乃爾大學和貝勒醫學院研究指出,若每日餵食老鼠約人類每日一罐汽水的含糖量,大腸腫瘤會加速長大。團隊更發現,腫瘤是利用飲料中的果糖加速成長。研究領導者、貝勒醫學院教授Jihye Yun指出,阻斷果糖代謝路徑,有望成癌症新療法。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每年4至5月恙蟲病例數開始增加,6至7月為高峰期,今年截至目前統計,高雄市累計4例恙蟲病確診病例,與去年同期8例相比,降幅5成。恙蟲病潛伏長 做好保護措施恙蟲病的潛伏期約6至21天(通常9至12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