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6歲模特兒罹乳癌夢碎 積極治療找回人生目標

26歲模特兒罹乳癌夢碎 積極治療找回人生目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6歲模特兒周穎立,平時很注重飲食及運動,擁有良好生活習慣,也沒有乳房家族病史,但卻在四月時確診罹患三陰性乳癌第一期,且術後的後遺症讓原本跳舞出身的她無法像從前一樣站在舞台上,甚至原本受邀到大陸擔任Barre健身舞蹈的教練也一夕夢碎,一度讓她失去方向,所幸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下,積極治療,目前已回到學校任教,用另種方式延續舞蹈專業,也積極傳達正向的生活態度。

Q may罹乳癌第四期不放棄 積極找到人生定位

另名乳癌第四期的部落客Q may,起初剛出現骨轉移狀況時,不僅全身痛到無法走路,還一度誤會赴骨科就診,更有長達半年時間僅能靠輪椅行動,但現在的她,儘管面對轉移部位包括整條脊椎、髖骨跟肝臟,仍積極接受化學治療;Q may表示,生病後要找到人生定位不容易,但現在能做的就是分享治療過程和疾病觀念,把這份愛的力量傳遞下去。

年輕罹癌增加 45歲以下乳癌患者佔18.04%

在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且年齡層也逐漸下降,根據105年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每年約新增1萬2672名乳癌患者,其中45歲以下乳癌患者佔18.04%,更有近一成患者不到30歲,主要因年輕女性乳房緻密且易呈現結節狀,加上因生理週期影響自我檢查或臨床檢查上較不容易,因此年輕女性更應定期接受乳房檢查。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包括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應接受國民健康署補助的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唯有透過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症,及早接受治療。

有乳癌家族史女性 應定期接受檢查

黃淑芳說明,一般在乳房診斷上,除了透過乳房攝影,也可採乳房超音波檢查,但根據統計,國內女性乳房攝影受檢率僅四成;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強調,包括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應接受國民健康署補助的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唯有透過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症,及早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嬰兒期癲癇併皮膚特徵得注意! 恐是結節硬化症

醫療資訊親民化 專業醫療公關扮演溝通橋樑

守護一顆心 七大危險因子:3個以上,就屬高危險族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去傷人事件層出不窮,加上媒體報導效應下,讓不少民眾對精神病人總有恐懼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尤其近來天氣不穩定,早晚溫差大,也容易因此影響情緒,若有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困擾的朋友,也可能造成病情不穩定,這時建議可以多出外走走曬太陽外,並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周遭朋友也應...

閱讀詳情 »

眼前出現黑點、線條、圈圈等雜訊?小心可能是飛蚊症找上你!郭祐睿中醫師表示,雖然在排除眼底疾病引起下,飛蚊症是眼睛老化的常見現象,只要經醫師診斷為良性就不需太過恐慌。但仍要提醒,為預防飛蚊症惡化,避免增加視網膜剝離風險而影響視力,日常生活一定要謹記4大保養秘訣! 視線有雜訊速就醫 搞懂飛蚊症成因才安心...

閱讀詳情 »

聽力變差不是小毛病,忽略可能潛藏著大問題! 1名45歲女性近日就覺得自己的左耳聽力變差了,聲音聽起來像是隔了一層膜一樣,沒想到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鼻咽癌。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在鼻腔的後方,初期腫瘤較小時,不會痛也不易感受到異常,因而患者往往不以為意,殊不知自己已經罹癌。 由於鼻咽癌初期,不會痛也不易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73歲的劉姓男子在腦中風後的住院期間,因不自覺流出口水且喝水會嗆到,被醫師囑咐以鼻胃管管灌餵食。出院後因為太想品嚐美食且家人也不忍心,就讓他進食,沒幾天後劉男就因為發燒、喘而再次入院。經醫師評估後,安排進行螢光透視錄影吞嚥檢查,發現患者吞嚥異常的問題所在,進而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