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歲肌肉猛男突發心肌梗塞 健身後補充蛋白質有學問

30歲肌肉猛男突發心肌梗塞 健身後補充蛋白質有學問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1名30歲肌肉壯漢,平時有運動習慣,看起來不像有健康問題,某天半夜突然感覺胸部疼痛同時喘不過氣,和女友一同騎車前往醫院,騎到半路發現身體無法支撐,緊急求助救護車,車上檢查發現心肌梗塞,快速送到醫院救治。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發現,心肌梗塞有年輕化趨勢,吸菸與飲食不均恐怕是主因。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醫師黃偉春表示,個案是自己曾經的臨床病人,大多數30多歲年輕人,都不會覺得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然而部分想要練出肌肉、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會特別吃高蛋白食物,特別是肉類,而忽略動物脂肪吃太多、蔬菜量攝取不足,導致膽固醇超標提升心肌梗塞的風險。


黃偉春持續說,曾經也有另外1名案例,曾經前往喜馬拉雅山登山,平時持續鍛鍊自己體力,但也可能因經常爬山時吃罐頭食物,油脂含量高蔬菜含量少,也發生心肌梗塞,手術時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幾乎都阻塞,必須執行較困難手術。這2個案例都提醒大家,即便有運動習慣,飲食不注意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肌梗塞年齡層下降 推測與飲食西化有關


黃偉春強調,心肌梗塞發生年紀有向下發展趨勢。40至64歲推測原因很可能就跟飲食有關,中壯年人發生率成長10%至40%,推測是飲食西化或不均衡,多吃肉少吃青菜習慣的人數增加,因而讓心肌梗塞發生的年紀下滑。另外,吸菸也會增加心肌梗塞危險,原因在於尼古丁會讓血管慢性炎,導致血管慢慢硬化。


黃偉春特別提醒,一旦發生心肌梗塞絕對要立刻就醫,絕對不能像前述個案,自行騎車就醫,很容易發生更多傷害,一定要叫救護車。急救人員會連線專科醫師,決定當下處置,再趕快送醫院讓醫生做手術;因此,一旦發現自己胸口在疼痛,同時不斷喘氣,再加上有冒冷汗的感覺,就要立刻通知救護車。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形成 別把油脂與膽固醇一起補上


另外,補充蛋白質來源不同,就會影響膽固醇攝取量。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運動完補充蛋白質,能幫助肌肉形成,市售水解蛋白或乳清蛋白,因有特別處理,油脂與膽固醇含量最少,可是價格不算便宜;如果是吃肉補充蛋白質,魚肉膽固醇最少,再來是雞鴨等兩隻腳動物,牛羊豬四隻腳動物則最高。


許為捷也說,部分罐頭肉類,油脂含量確實比較高,如果生活中經常吃,有可能讓身體膽固醇增加,但如果只是在爬山時吃,平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習慣,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膽固醇高標應該是平時就沒注意到食物與烹調方式,讓自己陷入健康危機中。


許為捷提醒,高油脂肉類由於膽固醇高,可以選擇瘦肉、雞肉、魚肉等替代,油炸因容易吸附大量油脂,所以油炸食物最好避免,料理方式為清燉、水煮會更好,並且除肉類外,每天也一定要攝取足夠的青菜水果,才能保持良好的營養攝取。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疑似本土病例頻傳? 指揮中心: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
▸全台高溫炎熱當身體有這些症狀 恐急性心肌梗塞警訊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本土疫情將持續升溫,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宣布即日(4月27日)起取消實聯制,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至今(2022)年5月31日,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國人10大死因第六名,雖然相較前三名癌症早期存活率較高,但仍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轉移。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表示,過往只能使用荷爾蒙治療,也被稱為去勢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去勢療法是無效的,只能不停更換藥物、緩和症狀。所幸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找出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聯合主辦,首次以營養觀點設計的六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吸引全台超過17萬人次投票。民眾依個人喜好投給最愛吃與最少吃(挑食)食物,今票選結果出爐,由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下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外媒體報導一名學生在吃了隔夜加熱的雞肉麵後,出現發燒、腹痛症狀,被緊急送醫後,身上卻出現紫色瘀斑,甚至進展成敗血性休克,最後只能以雙腳截肢保住性命。這則新聞曾引發喧然大波,一時間讓民眾對隔夜菜的食安議題擔憂不已。 不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此個案症狀及病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