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C、實體轉換不停歇 「智能鏡片」打造動態光學好眼界

3C 實體轉換不停歇 「智能鏡片」打造動態光學好眼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以前的人看書,現代人看手機。3C成為必備用品,使用時間越來越長,閱讀距離卻越來越短,我們雙眼比以前更加忙碌,轉換於數位跟實體之間,看得清晰、看得舒適,成為眼鏡族重要的課題。

跑業務離不開電腦、手機 醫師建議「智能鏡片」應付生活

業務陳先生,除了開車拜訪客戶,還常要面對電腦8小時以上,還得透過手機社群解決客戶的各種問題,雙眼在數位裝置跟移動場景間不斷交替,讓他常感眼睛疲勞,原先眼鏡在他視線往下時,易感成像模糊不清,造成許多不便。

在眼科醫師建議下,透過精準的智能驗配,搭配特別針對行動數位生活設計的數位鏡片,重新定製符合他需求的眼鏡,能輕鬆看清楚不同視覺距離、方向與快速變化的物體,解決他日益嚴重的視力困擾。

年齡增長、眼力退化 配鏡目標年齡有別

眼睛會隨著年齡增長,瞳孔直徑逐漸變小、調節能力開始退化,不同年齡層適合配戴的鏡片也截然不同。年輕人對中距和近距的視覺任務,需要更寬廣與舒適的視野;長者因鏡片中有不同度數,銜接處所造成的模糊區域,也就是「盲區」的轉換平順度更有要求。

為行動手機族打造的視力解決方案 智能鏡片注重舒適視覺

眼科診所院長林均昶醫師說,目前已有能為行動手機族群特別打造的視力解決方案。以16道醫學驗光與科學配鏡程序,結合德國引進的行動式精密定位儀以及自動綜合驗光儀,能減少驗配的人為誤差,再搭載專為智能動態視覺而設計,結合眼齡優化技術的智能鏡片,能讓視覺更符合全齡的動態視野,視覺轉換更靈活清晰。

智能鏡片品牌廠商郭啟鉅經理指出,智能鏡片的設計到生產,強調鏡片厚薄與重量的最佳平衡,戴起來更輕薄舒適。此外,鏡片設計也把近距離到遠距離的動態視覺納入考量,使鏡片周邊成像品質更平順、減少模糊感。按不同年齡族群的視覺需求,鏡片依據各年齡層的平均瞳孔大小,搭配全天光線變化的平均亮度,來調整計算、優化光學,讓配戴者的任何視覺方向及距離都能看得最舒適。

成就好眼鏡的秘訣 鏡片品質、專業醫學驗配設備流程

林均昶醫師說,一副好的眼鏡是由鏡片品質、醫學驗光技術及專業驗配設備與流程互相加乘而來的,數位時代下,民眾視覺需求多變,眼鏡選擇也更多元。呼籲民眾平時使用3C產品時,還是要維持適度光線,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培養每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的習慣,並且睡眠充足,才是維持良好視力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指引新政策 不建議單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十月起健保給付乳癌標靶新藥 婦女再續烘焙人生

禿頭了怎麼辦? 「生髮頭盔」拯救頂上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於26日下午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時表示,兼顧防疫和經濟以及社會運作,因應疫情發展,防疫新階段將有4大重點措施,包括:「強化輕重症分流,確保醫療量能充足」、「家用快篩實名制」、「重點疫調」及「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持續團結防疫,共同打造更強韌的台灣。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6)日宣布新增6,295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44人,境外移入為22人。同時今日增加4例中症,無新增死亡病例。 今日增加4例中症 羅一鈞說明瑞德西韋使用時機 今日增加4例中症,累積解隔26人,目前的輕症、無症狀病患有36,451人,輕症率有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25日公布全新的居家隔離政策,如果是密切接觸者,在第0天做快篩為陰性後,只需隔離3天,在第4天出門前再進行快篩,同為陰性即可出門。原訂在第3天做快篩,然考慮到第4天還要再做1次,指揮官陳時中在今(26)日宣布去除1次快篩。所有的管制行為都從接到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因近期疫情險峻,加上年初有大量小學生確診,指揮中心在20日宣布6到11歲學童可接種0.25 ml莫德納疫苗,最快於5月2日開始施打。教育部今日發布公文,收集家長意願調查,宣導可能副作用(心肌炎與心包膜炎)與效益,在這7天請家長好好考慮,並建議可先到診所請教兒科醫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