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8歲女類風濕關節炎雙膝劇痛 靠健保新藥重獲新生

48歲女類風濕關節炎雙膝劇痛 靠健保新藥重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48歲蔡姓安親班老師,5年前突感膝蓋疼痛,痛到如錐子鑽骨頭,初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減重10十公斤、接受關節鏡手術,仍不見改善,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但透過遵醫囑按時服藥,目前生活狀況如一般人自在。健保今年新增兩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累積約十種生物製劑與四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進階治療方式,提供病友治療達到緩解的新選擇,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也推出「一分鐘微笑量表」,幫助醫病溝通並做出治療決策。

防疫+天冷 類風濕性關節炎控病兩大難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蔡長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台灣約有10至20萬名病友,常見發生於中年女性。因免疫系統失調,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發炎腫痛,嚴重甚至變形,誘發疾病原因包括感染、壓力、溫度等。而疫情期間,約三成病友未規律回診,造成病況失去控制,全身發炎。門診就有一名病友關節劇烈腫痛,手肘與膝蓋彎曲趨近90度,移動只能拖步走,才趕緊就醫。

逾9成病友不知治療目標 診間溝通很困難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表示,每一病症都有依循的治療目標,像糖尿病應控制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發燒應在38℃以下,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治療目標,臨床上常用「DAS-28」分數來評估疾病活動度,區別為疾病緩解、低疾病活動度、中疾病活動度與高疾病活動度等四種等級。

其中,以「疾病緩解」為病友應追求的目標,使關節不腫痛、體內發炎指數正常,以延緩關節破壞。研究也發現,疾病緩解者在COVID-19感染後住院與死亡、併發心血管疾病事件與骨鬆性骨折等共病風險減少1.94至2.48倍。然而,臨床卻超過9成病友不知個人治療目標,主要原因是專業評估方式過於複雜、需套用特殊公式,診間醫病問答常陷入困難。

「一分鐘微笑量表」助醫病溝通 藉此追求人生微笑曲線

對此,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推出「一分鐘微笑量表」。病友只要快速圈選幾個項目,包括身體狀況、疼痛分數,及評估是否困難或無法完成5大生活行為,如自行穿衣、起床、舉杯喝水等,即可找出對應疾病控制的四種表情符號。

「一分鐘微笑量表」幫助病友掌握疾病現況並設定治療目標,建議每週定期評估,然後紀錄下個人微笑標章。待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期間蒐集到微笑標章的變化,醫師也可即時給予回饋,有助促進醫病間有效溝通,更精準用藥,使更多病友治療達標。

微笑量尺與治療並進 新治療藥物穩控類風濕性關節炎

竹山秀傳醫院免疫風濕科蕭育芬醫師表示,追求治療達標過程,配合醫囑、監測疾病與規律治療很重要,目前治療方法多元,除了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及疾病調解抗風濕病藥物與生物製劑外,近年健保給付新一代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提升治療便利性之餘,幫助害怕打針、擔心經常進出醫院而增加染疫風險、工作或課業忙碌、希望快速緩解不適症狀的病友穩定疾病,達到緩解目標。

蔡世滋期勉病友,秋冬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季節,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伺機而動,病友更應重視治療達標,雖然無法根治,建議善用「一分鐘微笑量表」,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配合醫囑、監控疾病活動度與積極治療,達到疾病緩解,以維持生活品質。


48歲女類風濕關節炎雙膝劇痛 靠健保新藥重獲新生


【延伸閱讀】

總轉不開瓶蓋轉、門把?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類風濕性關節炎纏身 險害烘焙師夢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病在台灣名列十大死因第九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高達12%,但許多病患卻不知道自身有慢性腎臟病。彰基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指出,腎臟病一旦演變到末期,就得仰賴洗腎以維持生命,這也是目前健保局支出最多項目,目前已約有9萬人接受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23)日上午開始第28期疫苗追加劑預約,也是1922疫苗預約平台最後1次提供預約。 本期無BNT 量能相當充裕 莊人祥表示,本期提供77萬2,212劑的疫苗量能,須強調的是:本期沒有BNT疫苗。依照廠牌區分,莫德納66.6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家長到藥局櫃台幫小孩領藥後,經常會立刻詢問:「怎麼沒有磨粉呢?」多數民眾可能不清楚藥品磨粉的影響,對此,食藥署分享「小兒磨粉」小知識! 不主動磨粉 藥師四考量 藥師依處方調劑時,基於四項因素,通常不會主動將藥品磨粉: 一、破壞藥品安定性:藥品研發時,會考量其特性來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於2022年3月24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過去須使用戶號申請,未來將新增護照號碼這個選項,且可存入iOS系統的錢包功能,或是Android中的COVID-19資訊卡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