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地踏步2分鐘測驗 心肺耐力越好越晚失智

原地踏步2分鐘測驗 心肺耐力越好越晚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肌少症對銀髮族的威脅,近年來在宣導之下大家已逐漸有了概念,運動風氣也逐漸盛行,除了重訓之外,均衡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平衡感缺一不可,心肺耐力不但是預測心血管疾病致死的獨立因子,心肺耐力高者還可延緩5年的失智症發生。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共同研發全球唯一專屬銀髮族AI體適能魔鏡,幫助測試體適能,其中2分鐘踏步,建議 65歲以上男性若踏步低於70下,女性低於57下,則需加強訓練並留意健康。

長者心肺耐力退化 小心失智症風險

今年五月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到八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的長照機構之外,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三個月影響共4512間社區據點。「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常見疾病之預防與健康促進計畫」子計畫之共同主持人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蔡美玲副教授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據點重啟時,原出席之長者竟有1/4已失能無法出門。

蔡美玲副教授說明,心肺功能低落除了造成直接死亡外,還會提升共病風險,如罹患失智症之風險便與心肺功能密不可分。除了大眾較熟悉的退化性失智症—阿茲罕默症外,心肺功能差者易因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血管性失智症。研究顯示,較高的心肺耐力健康可將失智症發病時間延遲5年,有氧運動能降低28%失智風險。蔡美玲副教授提醒,除了失智症外,肌少、骨鬆、憂鬱也都是與心肺功能息息相關的共病,任何一環失能都會加速整體老化速度,大幅降低晚年的生活品質。

長者AI體適能魔鏡 即時反饋心肺耐力分數

在老年人口不斷增長、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背景下,本計畫即運用智慧聯網(AIoT)邊緣計算之技術與現有之體適能檢測,研發 AI 體適能魔鏡(以下簡稱:iMirror)來實現預防醫學之推動。透過iMirror機器進駐偏鄉,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社區據點的功能,促進長者健康。

蔡美玲副教授解釋,心肺耐力檢測可做為預測心血管疾病致死之獨立因子,醫院中常見的運動心肺耐力檢測主要由受測者透過跑步機、踏步機進行分段測驗,並記錄受測者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然而許多限制且不推薦70歲以上檢測,面對真正需要追蹤心肺能力的長者,卻沒有更好的測驗。

子計畫之共同主持人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暨AIoT智慧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張萬榮教授表示,iMirror根據教育部體育署規定之銀髮族體適能項目,設計出六大銀髮AI體適能檢測菜單包含2分鐘踏步、手臂曲舉、30秒坐姿站立等,並以2分鐘踏步為重點評估銀髮族心肺耐力之項目。根據統計,65歲以上男性若得分低於70分,女性低於57分,即為不好的心肺耐力程度,要注意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肌少等風險。

iMirror增銀髮族同儕互動 三個月心肺耐力改善兩成

目前iMirror已進入台南大左鎮的社區據點,共進行 180人次銀髮族體適能測試,持續追蹤60位長者體適能狀況,特別在後疫情期間,AI體適能魔鏡進入社區,減少協助長者進行體適能檢測之人力,並有效、精準地判斷姿勢正確度與評分。計畫成果顯示,心肺耐力在規律體適能檢測與三個月運動介入後明顯提升兩成。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iMirror研究團隊呼籲,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使偏鄉年長者的日常健康受到嚴重影響,AI科技除了有助於遠端照護、減少人力的介入外,透過科技智能互動工具能有效提高長者之同儕學習,彼此鼓勵與持續練習之動力,以期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拉近城鄉差距,促進國人健康,同時減少社會醫療資源負擔。


【延伸閱讀】

阿卡貝拉活化身心 銀髮族開唱改善失智

居家防疫避免肌少症 坐姿訓練6式天天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本土疫情將持續升溫,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宣布即日(4月27日)起取消實聯制,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至今(2022)年5月31日,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國人10大死因第六名,雖然相較前三名癌症早期存活率較高,但仍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轉移。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表示,過往只能使用荷爾蒙治療,也被稱為去勢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去勢療法是無效的,只能不停更換藥物、緩和症狀。所幸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找出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聯合主辦,首次以營養觀點設計的六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吸引全台超過17萬人次投票。民眾依個人喜好投給最愛吃與最少吃(挑食)食物,今票選結果出爐,由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下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外媒體報導一名學生在吃了隔夜加熱的雞肉麵後,出現發燒、腹痛症狀,被緊急送醫後,身上卻出現紫色瘀斑,甚至進展成敗血性休克,最後只能以雙腳截肢保住性命。這則新聞曾引發喧然大波,一時間讓民眾對隔夜菜的食安議題擔憂不已。 不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此個案症狀及病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