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上週末,媽媽帶5歲的兒子楠楠到郊外遊玩,當天晚飯後洗澡,楠楠跟奶奶說後背處長了一個圓圓的小包,奶奶一看說長了一個黑痣。楠楠洗完澡,跑進房間跟媽媽說:「看,我這裡長了一個黑痣。」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媽媽看了一下好像是黑痣,不對,「黑痣」的周圍紅紅的,好像發炎,定睛一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驚叫著說:「這『黑痣』活的!會動!!快,快來看……」

媽媽趕緊叫來爸爸和奶奶,一家人圍著看,差點嚇暈過去,「黑痣」竟然長著小細腿,正在一上一下地動!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奶奶」勇敢「地伸手想將」黑痣「摘除,但這個會動的「黑痣」似乎已經長進肉裡,怎麼也弄不開。膽小的媽媽害怕粗暴地剝離會傷害孩子,說:「我們還是別弄了,趕緊帶兒子去醫院!」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到了醫院,醫生說幸虧你們沒擅自拔開蟲子,後果不堪設想。原來,這顆活「黑痣」竟然是蜱蟲,蟲子的頭部和兩隻腳已經深深埋入皮膚,孩子腋窩的部分皮膚已經出現感染紅腫,如果不是及時發現,蜱蟲會越鑽越深。後來醫生將蜱蟲連同孩子被感染的部分皮膚一同挖掉了,醫生說僅僅拔出蜱蟲會導致不必要的感染,千萬不能拔。

       最近,望京一位70歲老人被藏在野菜中的蜱蟲咬傷。後來,老人出現發燒、四肢無力等癥狀,目前已經陷入昏迷;萊州一個婦女爬山回家後自行用指甲鉗將蜱蟲咬傷部位臉皮帶肉絞下,但還是出現病危;去年夏天有人被蜱蟲咬傷後,高燒10天不治身亡!在過去的幾年,各地均有被蜱蟲咬傷後致感染或死亡的病例……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蜱蟲危害爸媽一定知道

       蜱蟲一般情況下像芝麻粒或米粒大小,喜歡附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或腳踝下方比較隱蔽的位置,吸飽血後會變大脹大,像黃豆般大小,比較恐怖的是,蜱蟲吸血後會往人體內鑽,而且很難拔下來。會導致皮炎,能引起肌肉麻痺,還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可致人死亡。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蜱蟲是恐怖的寄宿者

      蜱蟲有著非常敏感的嗅覺,對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能在幾米之外嗅到人的氣味,它們喜歡爬到1米高的樹葉或草尖上等候人類經過,當有人經過時,會突然跳到人身上,等候時機吸血。每年的夏天,是蜱蟲病的高發期,家有孩子的爸媽們一定要警惕。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孩子被蜱蟲咬住,如何正確處理?

      如不慎被蜱蟲咬傷,千萬不要用鑷子或指甲直接將其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因為蜱蟲體內有病毒,直接拔出可導致毒液流出,讓皮膚感染或糜爛,甚至會讓人體中毒發燒頭痛,有些蜱蟲還帶傳染性病毒。科學的方法應該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讓蜱蟲的頭部鬆動或死亡,或者用菸頭輕輕湯蜱蟲外露的部分,讓蜱蟲頭部自己慢慢退出,然後用鑷子將蜱蟲輕輕取下,不能用手直接接觸。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夏天該如何預防「奪命蜱蟲」?

      外出時大人小孩最好穿上長袖長褲,不要穿涼鞋,袖口和褲腿紮緊;穿上淺色的衣服,如果不穿長袖長衣,出門前最好噴上驅蚊液(太小的孩子不推薦噴);郊遊時遠離草叢或樹木,更不能躺在草叢中。野外活動結束後,最好上下檢查一遍孩子的身體,尤其是頭皮、腰部、腋窩、股溝和腳踝下方等部位,以確保沒被蜱蟲叮咬。

5歲兒子莫名死亡,直到家長發現自己手上有類似喪屍咬痕,進醫院後才發現事態嚴重...

(圖片翻攝自:http://www.duxuan.cn/doc/11609025.html 


      為了孩子,拒絕冷漠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混打」議題正夯,國內包括台大、長庚等大醫院也正啟動AZ+莫德納混打臨床試驗中,但國外早有實證的AZ+BNT混打模式,現在有希望早一步開放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鬆口,表示國際間有公信力的實證資料也是重要參考,AZ+BNT混打不一定要在國內重複做試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全國在三級警戒滿二個月以後,7月26日出現降級的機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下午主持疫情記者會時,也被發現剪了頭髮、變得較有朝氣,對此,陳時中笑說頭髮是煩惱絲「把它剪得少一點」看煩惱、疫情會不會變得比較少。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

閱讀詳情 »

對於下定決心要植髮的髮友來說,最怕的就是「植髮失敗」了!縱使是擁有千例手術經驗的澤林毛髮團隊,偶爾還是會遇到手術效果不如預期的狀況。本篇文章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狀況會讓植髮效果較差、以及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 狀況一:落髮面積大、後枕部毛囊數不足 隨著雄性禿持續進展,落髮的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高端疫苗日前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專家審查EUA(緊急使用授權)、獲准「專案製造」不過到底民眾哪時候可以接種、疫苗產量有多少以及安不安全,引起各界討論。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近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這一週將會開會討論。若有要加入「混打」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