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個手部運動招數秒殺滑鼠手

“滑鼠手”即“腕管綜合症”,是指人體的正中神經在進入手掌部的經絡中,受到壓迫所產生的症狀,主要會導致食指和中指疼痛、麻木與拇指肌肉無力感。現代越來越多的人每天長時間的接觸、使用電腦,這些上網族多數每天重復著在鍵盤上打字和使用滑鼠,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覆和過度的活動,導致腕部肌肉或關節麻痹、腫脹、疼痛、痙攣,使這種病症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

預防“滑鼠手”有哪些招數呢?

方法1 保持正確的坐姿。鍵盤應該擺在用戶的正前方位置,鍵盤和滑鼠的高度也不宜過高,在手臂自然下垂時,肘關節的高度就是鍵鼠擺放的高度。

方法2 建議有條件的用戶使用人體工學鍵盤,並且使用大小適合自己手型的滑鼠,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使用舒適度,避免患上“滑鼠手”。

方法3 用手錶做輔助器械,按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手腕25次。

功效: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方法4 手握帶有負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從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動作,然後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從下到上的運動,各25次,鍛鍊腕屈肌。

功效:防治腕關節骨刺增生,增強手腕力量。

方法5 舒展身體各部位時,也要用力展開雙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鐘,做2至3次。

功效:增強關節抵抗力,促進血液迴圈。

方法4 吸足氣用力握拳,用力吐氣,同時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

功效:鍛鍊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

方法6 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鐘,平穩呼吸。

功效:促進血液迴圈,放鬆身心。

方法7 雙手持球(如網球),或持手掌可握住的事物(如水果等),上下翻動手腕各20次。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

功效:增強手腕力量,鍛鍊肢體協調能力。

方法8 雙掌合十,前後運動摩擦致微熱。

功效:促進手部的血液迴圈。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中報導】58歲賴先生因腦出血後長期臥床,又因吞嚥功能不佳,需倚賴鼻胃管進食,經復健1年後,行動能力提升不少,但語言治療師考量長期置放管子會造成患者喉嚨黏膜壓迫,與家屬溝通後,建議改以「胃造口」方式供給營養,術後不僅順利擺脫每月置放鼻胃管的痛楚,提升生活品質,也讓患者重拾開朗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長照2.0服務費用支付審核系統,截至目前申報費用家數已超過2,700家,電腦審查金額約14.7億元,審查通過金額超過96%,支付審核系統申報審核效率持續提升中。   衛福部於107年1月1日實施長照給付支付制度,並透過「照顧服務管理資訊系統」(以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宜蘭報導】1名藍姓女物理治療師6年前因不慎絆倒致手部橈骨骨折,就醫同時意外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經醫師建議後開始治療,近年來除了藥物治療,同時每天施行徒手核心肌群鍛鍊,近期檢測發現骨質密度並未隨年紀繼續下降。羅東博愛復健醫學科醫師何春生表示,阻力運動能刺激骨骼生成,建議骨鬆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