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80多歲老伯,因為脊椎骨折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無力多年,日常活動多以電動輪椅代步。老伯從多個月前開始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且合併疼痛感,足踝部的膚色也變得較暗沉。經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後發現,雖然老伯沒有深層靜脈血栓,但其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造成老伯雙下肢靜脈回流不佳,而導致雙腳腫脹疼痛的症狀。經過保守治療後,症狀仍持續,進行了雙側總股靜脈的重建手術,再配合藥物治療及復健科醫師進行肢體復健運動,術後一週病患雙腳腫脹即顯著改善,也不再疼痛。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嚴重恐致敗血症

斗六成大醫院心臟外科林鼎圍醫師表示,「輪椅症候群」泛指所有長期使用輪椅所造成的併發症,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瘡、脊柱側彎、肌肉關節僵硬發炎外,還包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老伯的總股靜脈狹窄即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一種。症狀除了肢體腫脹疼痛外,長期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及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嚴重可能進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甚至敗血症。

導管手術傷口小且局部麻醉即可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處理初期以非手術的保守治療為主,如患肢抬高、復健運動、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襪、或是進階的間歇性氣動加壓裝置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即須考慮手術治療。

而手術治療除了如同案例中的老伯接受的傳統靜脈重建手術外,近年來新式的導管手術也可以提供相當不錯的效果。林鼎圍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手術,導管手術的優點為僅需針孔大小的傷口及可於局部麻醉下進行。然而,導管手術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動靜脈疾病,需要在心臟血管介入治療的專業醫師評估下執行手術。此外,若需於導管手術進行靜脈內支架置放,目前仍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之內。

有症狀速諮詢醫師評估治療

林鼎圍醫師呼籲,除了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外,一般民眾若有肢體酸麻、疼痛、腫脹、冰冷、脈搏減弱、無法久站久行、慢性傷口潰瘍等症狀,都可能是由於動靜脈疾病所導致,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以做進一步評估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北的萬華青草巷是全台灣最大的青草商圈,有各式各樣的青草。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轄區青草及飯店業者,運用各式青草加入食材中,變化出多種養生餐點,並提供5道在家可DIY的料理,讓民眾在季節變化的初秋,透過青草入菜養生保健、預防感冒。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吳俊良主任表示,萬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婦羅、臭豆腐、蚵仔煎等士林夜市美食熱量高,該如何健康吃?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士林夜市合作,推出「觀光健康步道」與「觀光美食地圖」網路動態地圖,並提供10道小吃熱量、營養素與運動距離及消耗卡路里等資訊,讓民眾更便利了解食物的熱量高低。一份炸雞排熱量約657大卡、一份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真的好偉大!57歲的張女士日前因車禍意外被送至大林慈濟醫院治療,由於頭部外傷導致腦幹功能衰竭,子女強忍不捨,為母親圓滿器官捐贈的心願,一口氣捐出心臟、肝臟、2顆腎臟、皮膚、骨骼、眼角膜等器官,遺愛人間。來自台北的張女士,生前熱心助人,一直熱衷參予公益活動,還曾向二女兒表達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全球每100名兒童就有12位小朋友罹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然而很多父母親和兒童都得走過一段很長的冤枉路後,才能找到適當的治療方式。身心科醫師提醒,目前針對ADHD已有很好的治療藥物,礙於民眾對於ADHD仍有許多迷思,導致台灣ADHD治療率不到20%,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