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9%不及格!孕媽營養不良 寶寶易罹慢性病

99 不及格!孕媽營養不良 寶寶易罹慢性病

圖說:孕婦營養攝取不均衡,將會提升寶寶未來成年後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照片為示意圖,擷取自Flicker,作者Thomas)

欣傳媒 | 欣健康/楊晴雯

準媽媽為求方便,若經常外食,導致自身營養攝取不均衡,恐怕會讓寶寶成年後的健康大打折扣。台灣母胎醫學會最新調查顯示,有九成九孕媽媽關鍵營養素攝取不均衡,將提升胎兒成年期罹患各項疾病的風險,不可不慎。

一名上班族孕婦,每天需外食兩餐,時常為了方便,會以麵包、雞排等速食或高熱量點心果腹。在定期產檢時發現,腹中胎兒遠超過標準體重,才驚覺飲食未均衡的嚴重性。

替該婦診斷的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鄭博仁表示,若懷孕期間未控制空熱量及營養的均衡攝取,產生妊娠糖尿病,將提升胎兒未來罹患先天性低血糖、黃疸症、低血鈣症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孕期營養不足,將對胎兒發展產生關鍵性影響。鄭博仁表示,國際權威胎兒發展研究「都哈學說(DOHaD) 」指出,孕媽營養攝取不良,加上空熱量導致體重過重,將提升胎兒未來成年期罹患各項疾病的風險,孕媽應加強對孕期營養不均衡的警覺。

鄭博仁說,由懷孕前、中、後期各階段的重要營養素中來看,若懷孕初期缺乏葉酸,將提高胎兒神經管缺陷的風險;懷孕四到六個月缺乏鈣,寶寶出生後易罹患先天性佝僂病、喉軟骨軟化症;而懷孕最後兩個月的營養缺乏,將對胎兒腦部的發育影響極大。其中,DHA是神經形成「髓鞘質」的關鍵脂質,有助於寶寶的腦細胞的完整性與視網膜發育。

據台灣母胎醫學會最新調查顯示,78%孕媽媽怕胖,但體重過重比例卻仍高達43.4%。認知與行為間嚴重落差,長期外食恐為主因。

調查指出,有高達九成九孕媽媽關鍵營養素攝取不均衡。近七成孕媽每天至少一餐外食,且外食孕媽中,五成認為達到均衡營養的最大挑戰,是健康且營養的外食選擇性不多。此外,因擔心挨餓會影響寶寶健康,卻攝取一堆空熱量點心,這恐怕也是影響外食孕婦關鍵營養素缺乏的另一項因素。

鄭博仁說明,高熱量點心補充過多,熱量恐難控制,且內含營養價值不高。生活上應選擇低卡,但高營養價值食物做為點心,避免過甜、過油等空熱量的攝取。

鄭博仁提醒,若因外食或生活型態難達飲食均衡,建議可適時補充富含DHA、鈣、葉酸等關鍵營養素的孕期營養品,強化完營養素的攝取。

生活化的、休閒化的健康新知,請進【欣健康http://solomo.xinmedia.com/health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因應國內近期持續出現本土COVID-19群聚事件及感染源不明的確診病例,經多方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補助要點」,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並以「區域個案數」、「確診者足跡熱區」等盛行率較高之地區為考量,針對具有確診個案...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國際疫苗廠於全球各地設廠,並因應各國規定有不同的標示。我國購買的Moderna疫苗為歐洲廠生產,該廠生產的疫苗標示為「產品批號」及「有效日期」,而美國廠疫苗標示為「產品批號」及「生產日期」,兩者所使用的疫苗標示顯然不同。而日前網友...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5/降低染疫機率的7種方法.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新冠病毒已在全世界肆虐一年多了,未來似乎仍有許多未知數。全球感染人數已高達1.67億人,死亡人數348萬名,而台灣在這兩週的疫情也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偏頭痛是不少人都有的長期困擾,有人一痛就是數十年之久,往往只能靠止痛藥緩解,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提醒,臨床上以女性較多,且好發於20至45歲,關鍵在於,偶發頭痛常被忽略,以致於有約2%的人演變成慢性頭痛,依臨床經驗觀察,初期好好控制,比後來要逆轉慢性頭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