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NT疫苗破局網路引發熱議 AZ疫苗來台網友看法兩極

BNT疫苗破局網路引發熱議 AZ疫苗來台網友看法兩極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無人不希望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而「疫苗」的研發成為全人類的希望,使人們開始看到「病毒隧道盡頭的光芒」。這1年多來新冠疫情的話題聲量始終高居不下,近期疫苗問世各國紛紛搶購,疫苗採購、疫苗效力等消息更是帶起「新冠疫苗」討論度,使網路聲量來到近日新高。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新冠疫苗最近30日內的網路聲量輿情,以日為單位,觀察聲量漲幅的波動與變化。


BNT疫苗破局網路引發熱議 AZ疫苗來台網友看法兩極

▲新冠疫苗近30日討論聲量。(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2月1日輝瑞疫苗取得 與優先施打對象引發熱議


2月1日有媒體消息指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10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將於2月4日空運來台,優先施打對象則是醫護人員,雖然這項傳聞很快地就遭到指揮中心否認,但仍然引發網路上對於疫苗的一片熱議,開出聲量第1槍;而指揮中心則在2月10日正式宣布已和美國莫德納(Moderna)公司簽署505萬劑的COVID-19疫苗供應合約,預計今年第2季開始供貨,總統蔡英文於當日下午也發文表示讚賞,振奮不少民心。


然而在2月17日衛福部長陳時中卻證實我國向德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好不容易走到了最後簽約階段,卻因外部干預而生變。雖然後續BNT發布聲明表示「會提供疫苗給台灣」,且將隨時通知進度,但消息一出立刻將網路聲量推至新高點,連續兩日話題沸揚。民眾紛紛猜測外部干預來源,網路社群中有不少支持政府、為台灣加油的正面聲量,但也有些網友認為不應該推卸責任,更呼籲眾人不要被媒體風向、政治操作帶著走。


BNT疫苗破局網路引發熱議 AZ疫苗來台網友看法兩極

▲AZ疫苗民眾正負面聲量。(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


AZ疫苗突來台 副作用疑慮引起正反討論


3月3日上午首批新冠疫苗抵台,為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開發的AZ牛津疫苗。第1階段優先施打對象為醫事人員,然而早在疫苗來台前便陸續有國家傳出AZ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與效能引發民眾疑慮,網友們議論紛紛,不論正反面都各有其說法。


正面聲量多是對政府機關、防疫人員表達感謝與支持,並表示完全相信政府安排;而負面聲量則是針對AZ疫苗本身的防護力、副作用提出質疑,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打疫苗不急於一時,要等台灣自行研發出疫苗後才願意安心施打。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疫苗被視為是讓全世界重回正軌的決定性力量,不過無論是支持儘速施打,還是決定再繼續觀望,最重要的都是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保護好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被牙醫師建議智齒應儘早拔除嗎?其實背後可是有原因!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指出,智齒生長在口腔最後方,是最晚生成牙齒,常因生長空間不足導致無法正常萌發,甚至長歪,不僅不容易清潔,也容易誘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問題,甚至高達81%以上可能連帶影響周邊...

閱讀詳情 »

一名80多歲的婆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長達10多年,早期還能騎單車、散步1小時,近期走路不到3分鐘就得休息,下背痛到生不如死,就醫檢查發現是腰椎滑脫合併神經性跛行。去年4月,她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手術治療,醫師考量個案年事已高,且有蟹足腫體質,術後恐發生神經沾黏影響生活,建議採取能縮小手術範圍的微創脊椎...

閱讀詳情 »

雖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有一些食物可說是很多人都不愛,甚至連吃都不吃,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重視營養素均衡攝取。究竟這些名列挑食排行榜上的「爭議」食物,可以說不吃就不吃嗎,還是忍痛也要吞下去?知名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營養師表示,飲食注重的是背後的營養素,而不是食材本身,如果有些食材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22年資生堂集團正式邁入150週年,始終將「美力創新讓世界更好」視為使命的資生堂不只為美麗下註定義,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更發揮彩妝的力量,幫助癌友重拾自信,活出自我。 日本「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 於2009年引進台灣 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在廣島與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