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FAT話連篇/脂肪肝=肝包油 小心代謝出問題

FAT話連篇/脂肪肝=肝包油 小心代謝出問題

圖說:運動是消耗脂肪最佳方式。(圖片擷取自flickr,作者mikebaird,http://bit.ly/1l4AYsP)

欣傳媒 | 尤滋滋

「咦…!?小姐,妳那麼瘦,怎麼會有脂肪肝?」還記得三年前的公司體檢,醫生驚訝地對我說著。醫生會那麼驚訝也不是沒有道理,那時候青春又瘦逼巴的尤滋妹,在照超音波時,肚子還是凹下去的狀態(我可沒有特別吸氣)。但當下的確有傻了眼,腦海中不斷詢問,我都瘦了,為何會有脂肪肝??

查了資料才發現「脂肪肝是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肝病基金會對9000個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

營養過剩 小心變美味「鵝肝」

現在的人營養過剩,吃得好、吃得豐盛,導致肥胖的問題日趨嚴重,醫生指出BMI在25~30的人,有一半的可能罹患脂肪肝;BMI超過30,脂肪肝的機率就高達85%。而「脂肪肝」就是肝臟囤積了太多脂肪。美味的「鵝肝」就是典型脂肪肝,鵝在飼養的過程,被強迫餵食大量的食物,造成鵝的營養嚴重過剩,肝臟因此積聚脂肪變得滑順肥美的「鵝肝」。換句話說,吃鵝肝=吃脂肪。

脂肪肝 代謝出問題

脂肪肝有一個重要的指標,脂肪肝代表了身體的代謝,尤其是脂肪的代謝出現了問題,脂肪肝表示身體無法順利的將脂肪代謝出去,導致囤積在肝臟,因此脂肪肝可以說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而代謝症候群正是肥胖的主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幫兇。

瘦子也有脂肪肝

脂肪肝與肥胖的有著關係密切,那為何瘦子也有脂肪肝。這正是尤滋妹當時健檢的疑問?瘦子有脂肪肝,除了本身體質的關係外,尤滋妹最大原因在於暴飲暴食,當時因為工作關係,常常三餐不正常,導致身體常處於飢餓與過飽的極端狀態,進而刺激腸胃,導致肝臟受損。另外即使是瘦子,愛吃高油高糖的人,也容易導致脂肪肝。

消除脂肪肝 減重就對了

一般輕度的脂肪肝屬於脂肪堆積,因此不用太過擔心,只要透過日常飲食、運動、作息來調整,當體重回到標準值,脂肪肝就會跟著消失。尤滋妹在驗出脂肪肝後,經過飲食的調整,三餐正常、均衡飲食,外加運動,一年後,體重掉了1、2兩公斤,而且脂肪肝也不藥而癒。

Fit Fit又Fat Fat,更多Fat言Fat語,請進「FAT話連篇」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216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只要啃洋蔥就可以抑制骨質流失,真有這麼簡單的事嗎?食藥署就針對這一則網路傳言特別在食藥闢謠專區中強調,其實洋蔥的鈣含量很低,民眾如果想要提升骨質預防骨質疏鬆,可以攝取營養素及鈣質更豐富的食物,包括像是牛奶、深黑色蔬菜、小魚干、黑芝麻、豆枝、紫菜。 食藥署表示,洋蔥是台...

閱讀詳情 »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喊出BNT「周周到貨」,不是喊假的!繼上週四首批疫苗抵台,不多不少剛好一星期後,今天清晨05:41,載著第二批、約91萬劑BNT的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CV-7962貨機,也飛抵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原本邀請郭董一同前來接機,但是兩人都沒有現身。 據了解,這批今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懷孕媽媽最怕貧血!國健署今(9)日公布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育齡婦女(15到49歲)的貧血盛行率為19.08%,換句話說,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鬧貧血,出現頭暈目眩、蒼白、氣喘、心悸、運動時會喘等症狀,事實上,國健署強調,備孕期間只要做到4...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各國持續接種疫苗。針對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今在定期安全更新上增列極罕見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GBS)。至7月31日前,全球各地共施打5億9200萬劑AZ疫苗,其中有833例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歐盟藥品管理局指出,這種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