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鹽」重了!吃太鹹胃癌風險增4倍

「鹽」重了!吃太鹹胃癌風險增4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幾項重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這些疾病與國人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量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你知道自己吃的東西,到底加了多少鹽嗎?醫師建議,在食品包裝上會有營養成分標示,大多都是標示「鈉」含量,只要將「鈉」的量乘以2.54即可換算出食品中的鹽含量。 

目前國際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每日鹽分攝取量是5克,台灣衛生福利部是6克(鈉2400毫克),但調查顯示,台灣人每日攝取量經常高達15g,是建議量的2倍以上。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家醫科鄭玠豪醫師說,目前台灣人的過量鹽攝取來自兩大因素:一是外食,另一個因素則是各類食物加工製品,如:零食、肉乾、醃製品、滷味,這些鹽分用量通常是自家烹煮的4、5倍以上。

吃太鹹多喝水就好?當心鈣流失骨鬆

而鄭玠豪醫師也表示,鹽份攝取過量可能招致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1) 慢性腎臟病、尿路結石、骨質疏鬆症/長期過多的鹽分會造成腎臟過度負擔,腎臟功能逐漸低下,甚至需要洗腎。另外,常聽說:「吃太鹹,多喝水就沒事!」但因腎臟在排除鹽分過程中,鈣離子也一同排出,除了會增加尿路結石發生機率,而過量的鈣離子流失,恐造成骨質疏鬆症。

2)胃癌/每日攝取超過10g以上的鹽,會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發炎,長期會造成罹患胃癌的風險性上升3到4倍。

從小習慣清淡飲食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而在日常生活飲食中,鹽分該如何分配較適當?鄭玠豪醫師建議, 平時的食物習慣清淡口味。外食時,減少沾料使用,麵湯、火鍋高湯喝少許,勿全部喝完。 兒童最好從小就習慣清淡口味,若是從小就習慣攝取高鹽分食物,日後要減鹽將會更加困難。每日未調味食物中約含1g的鹽,因此可再額外添加的鹽量為5g,建議分配為早餐1g、午餐2g、晚餐2g。

他強調,能在生活中逐步養成減鹽習慣,可以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改善高血壓狀況,防止動脈硬化的進一步惡化,和減少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發生的危險性。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牙周病為常見口腔疾病,當外來細菌入侵口腔,會在牙周組織處引發一系列免疫反應,而免疫細胞對抗牙周細菌,也會破壞牙齦及鄰近骨頭,使得牙齦及牙周囊袋的上皮受損,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受破壞的上皮層,甚至相當於一個手掌面積。支持牙齒的骨頭也會受到破壞,造成牙齒搖動以致脫落。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明明沒失眠,早上卻精神萎靡嗎?其實,並不只有失眠會影響睡眠品質。晚上睡不好、多夢、打呼、磨牙、抖腳、夢遊等,這些偷偷在你睡眠時發生的行為,可能自己渾然未覺,但都會造成睡眠中的障礙。 睡眠障礙就醫率僅1成 低估對健康影響 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鄔定宇指出,台灣有每1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2歲的阿香患有思覺失調症,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的聲音在耳邊和她說話,告訴她先生可能有外遇,或要她離家出走,讓她作息混亂,離家出走時還動用警察護送回家。阿香一開始確診後,因需服很多藥,服藥後又易昏睡,她自認病情好轉即自行停藥,導致疾病復發,多度被送入急診,病情一直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陳小姐的兒子從小就有癲癇問題,持續惡化,影響智力發展,就醫檢查為頑固型癲癇,進一步檢驗,才確診為結節硬化症。,而陳小姐則是臉上有白斑,但因症狀輕微遲遲未被確診,10幾年前還曾因腎臟出現結節大出血而切除腎臟。隨後陳小姐做了基因篩檢,才發現自己和兒子都同樣患有結節硬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