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族注意! 高度近視恐引發視網膜剝離

低頭族注意! 高度近視恐引發視網膜剝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造就許多「低頭族」,高度密集的用眼恐造成近視加深,一位15歲學生,有高度近視加上電腦使用過度,年紀輕輕就出現視網膜剝離狀況,透過手術才完全痊癒。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何明山醫師表示,伴隨著近視度數增加,飛蚊症成為常見症狀之一,將同步提高視網膜剝離機率,比沒近視的人高出40倍,不可不慎。

這位15歲的國中生,雙眼近視達700度,平時眼部狀況正常無任何不適,只有偶爾發現看東西變得模糊,而且有時眼前會忽然飄浮許多黑點,眨眼時好像看見閃電。本來以為只是近視度數加深,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患有視網膜剝離,患者在接受手術後視力才漸漸恢復。這類飛蚊症是由玻璃體混濁退化造成,好發於中高年齡層,但何明山提醒,度數在600以上高度近視的年輕人,也要特別留意。

許多視網膜剝離患者抱著「自己會好起來」的想法,導致延誤就醫,進而影響治療後的視力恢復。何明山透露,視網膜一旦剝離後,不可能自行貼合,必須透過手術修補。目前的治療方式,根據視網膜症狀的輕重,可分為鞏膜扣壓術、氣體填充術以及玻璃體切除術等治療方式。若是飛蚊症造成格狀視網膜病變或視網膜裂孔,則需以雷射治療,以修補病變處及裂孔處,防止水分滲入,造成視網膜剝離。

玻璃體切除術擁有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病患不適感的優點,針對年齡較大的視網膜剝離患者還可同時處理白內障的問題,成功率可達到98%,逐漸成為多數人治療的主流。對於預防視網膜剝離,何明山建議,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或每年近視持續增加100度的民眾,每半年就要接受視力檢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使用,最好一天不超過半小時,能有效預防早發性的白內障與視網膜剝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8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1歲徐阿嬤,因突然呈現無意識狀態且雙手彎曲、不停顫抖,整個人猶如喪屍貌,家屬發現緊急送醫,經緊急處理後,漸漸恢復意識,並可與家人交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楹奇安排24小時心電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心搏過慢,引發短暫無意識症狀,經裝設心臟節律器後,徐阿嬤再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80歲黃先生平時務農,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在家屬陪同下到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肚子痛怎麼會是肝出問題。後來在醫師轉介下,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自覺體力改善不少,先前腹部症狀消失了,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連續劇喜歡讓主角染上血癌這個絕症,好讓男女主角來一場生離死別。然而,隨醫療進步,有些種類的血癌已經可以治癒。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唐季祿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最常見血癌,病情往往又快又急,然而其對化療、放療和標靶藥物敏感,治療效果很好,治癒機會很高,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近年來麻醉安全逐漸受到重視,從術前評估、術中處置到恢復期,都需要由麻醉專科醫師做審慎的評估、鑑別診斷和處置,只要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台灣麻醉醫學會對此,特舉辦麻是會議,與各界專家一同探討台灣麻醉現有狀況與問題。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陳坤堡醫師表示,「病人會出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