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身疼痛被當精神病 頸椎手術改善

全身疼痛被當精神病 頸椎手術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1歲的趙先生,過去12年深受心律不整、心悸、頭痛、頭暈等困擾,腦中的吱吱鳴叫更讓他痛苦不已,一天需吞下10多顆安眠藥來緩解痛苦,看遍了各科醫師卻無法改善,讓他一度想自殺了斷。所幸,5年前到大林慈濟醫院求助副院長簡瑞騰,才發現是頸椎問題,手術後已恢復正常生活。大林慈濟醫院於7月11日舉辦「頸椎病友聯誼會」活動,特別邀請百位病友參加,分享心路歷程。 51歲的趙先生,過去12年都因為頸椎問題引起全身性身體不適,原本90公斤的體重,瘦到剩73公斤,最後在簡瑞騰的鼓勵下,讓他接受手術,現在已重新步入正常生活。另一位62歲的林先生,過去7年不斷忍受失眠、手腳痠麻、胸悶、心悸、呼吸不順等問題,跑遍各醫院和科別,都找不到病因,被當作精神疾病患者。嚴重時,他連筷子都無法拿起,走路時更像是有許多針在刺,所幸遇到簡瑞騰,才讓他走出痛苦。 62歲的施姓婦人,特別從宜蘭到大林參加本次的頸椎病友會,分享心得。原來她也有類似經驗,過去10幾年飽受腰痛、背痛、眩暈、頭痛、心悸、嘔吐的身心折磨,儘管四處求醫,仍無法找出病因,同樣被視為精神疾病患者。2年前看到大愛台介紹簡瑞騰治療頸椎問題,抱著一絲希望求診,最後透過頸椎減壓融合手術,所有病痛迎刃而解,讓她彷彿重獲新生。 簡瑞騰指出,許多頸椎疾病,一開始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如頭痛、暈眩、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在遍尋不著病灶之下,到最後常被當成心理疾病患者,視為精神病患者來治療。頸椎疾病患者,不能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而要小心可能牽一頸而動全身。簡瑞騰說,希望頸椎病友會的成立,能幫助患者互相打氣,推薦患者透過Facebook搜尋JT Chien,刎頸之友俱樂部分享抗病心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阿嬤,你看到帥哥,小鹿亂撞喔,心跳忽快忽慢」,穿著白色制服的年輕藥師幫60多歲賴姓婦人測量血壓時,意外發現她脈搏有些奇怪,螢幕顯示黑色圖案,強烈建議阿嬤的家人,務必陪同至心臟內科門診接受檢查,因為她很可能罹患了心房顫動,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倍。 台灣基層健保特約藥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日進入冬季,氣溫驟降,又到流感的好發季節,一般會建議高風險族群接受流感疫苗,以降低罹患流感併發重症的風險。除了一般常見的建議施打對象外,其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且續發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也必須重視流感或肺部感染所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加重肺動脈高壓的症狀,甚至導致死亡,絕對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骨質疏鬆症是導致骨折最常見的因素之一,根據健保署統計,103年國人骨折就診人數達67.5萬人,骨折人數近5年增加1成,台灣已成為亞洲地區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多數國人常忽略骨質疏鬆症,殊不知發生骨折後嚴重可能致命,臨床顯示骨鬆性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約兩成,另外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診斷糖尿病更快速!目前診斷糖尿病必須到大醫院抽血,耗時等待確診。國內研究團隊領先全球開發出「微流體晶片」,利用DNA適體檢測糖化血色素,只需一滴血、等待30分鐘即可確診,未來可用於診所、居家。 傳統糖尿病檢測耗時 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共同開發微流體生醫晶片技術。清華大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