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嘴巴是唯一看得見的體內器官...產生的唾液還有神奇的「6大功效」!?想抗老、抗過敏,注意口水的「這些徵兆」吧!

注意!口水分泌太少,糖尿病、過敏、癌症……通通找上身!


◎牙齦總是腫腫的,有時會牙齦出血。
◎牙齦或舌頭癢癢的,經常發生口內炎。
◎吃麵包、地瓜等吸水性食物時難以吞嚥。
◎嘴唇乾燥或容易流血。
◎經常口乾舌燥、口齒不清。
◎突然有蛀牙。
◎常咬到臉頰內側的肉。
◎覺得舌頭痛痛的。
如果你有任何一項症狀,就表示你的唾液正在減少,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唾液的神奇功效◆
  ‧唾液減肥法→吃東西時細嚼慢嚥,增加唾液分泌,瘦身效果加倍。
  ‧口臭阻絕劑→唾液可消滅口中產生異味的細菌,改善口臭。
  ‧最有效的天然牙膏→有效預防蛀牙、牙周病。
  ‧胃酸抑制劑→促進食道蠕動,中和胃酸,預防胃食道逆流。
  ‧抗老化、預防失智→刺激大腦細胞生長,令人回春。
  ‧抗過敏→降低氣喘發作率與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

 

口腔會因為用嘴巴呼吸而變得越來越乾燥,而口腔乾燥又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唾液少的狀態,也可以看成緊張狀態,分泌出來的就會是黏稠而不清爽的唾液。慢慢地,身體就會陷入「用嘴巴呼吸」→「口腔乾燥」→「分泌黏稠的唾液」→「口腔乾燥」→「分泌黏稠的唾液」⋯⋯這種無限惡性循環之中。

我每年都會去小學為兒童進行牙齒檢查。檢查結果,五百位小學生中,約有半數都有扁桃腺紅腫的現象。代表這些小學生平常都是用嘴巴呼吸的。

扁桃腺紅腫,其實就是氣管狹窄的象徵。一旦氣管變窄,就會使人體經常呈現缺氧狀態,身體為了補充氧氣,就會用嘴巴呼吸。

「用口呼吸」→「扁桃腺紅腫」→「用口呼吸」→「扁桃腺紅腫」︙︙於是再度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

相信大家都聽過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就是用腹部及胸腔進行深呼吸,呼吸的時候腹部會鼓起,胸腔會向兩側打開。

現在,請用雙手手心貼在肚臍兩邊,用鼻子大口呼吸看看。應該可以感覺到腹部膨脹起來。再用同樣方式,用嘴巴呼吸看看,應該會發現腹部膨脹不起來。

用嘴巴呼吸時,只能淺淺地呼吸,連帶也會使胸部及腹部機能衰弱。

 

嘴巴是唯一看得見的體內器官...產生的唾液還有神奇的「6大功效」!?想抗老 抗過敏,注意口水的「這些徵兆」吧!

(「用嘴巴呼吸」百害而無一利。圖片來源:Pixabay)

 

日本牙科在針對促進唾液分泌的保養中,有一個叫做牙齒美容的項目。進行牙齒美容時,為了調整呼吸,也會針對腹部及胸部的呼吸進行調整。因為一旦腹部與胸部的機能低下,也會影響到唾液的分泌。

此外,有一點希望大家可以記住。人體在吸氣時所分泌的是「黏稠的唾液」,吐氣則會分泌「清爽的唾液」。言下之意,呼吸時吐氣時間長一點,將會分泌出較多的清爽唾液。

也請謹記,像用嘴巴呼吸這種淺層呼吸,會分泌出黏稠的唾液。必須深呼吸,才能分泌出清爽的唾液。

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現在,請閉著嘴巴嘆一口氣看看。是不是做不到?

嘴巴緊閉時是絕對無法嘆氣的。心裡越是有壓力而經常嘆氣,就越容易自然而然地用嘴巴呼吸。

一旦用嘴巴呼吸,身體會越容易疲累,也就更容易想要嘆氣。一嘆氣又會用嘴巴呼吸。用嘴巴呼吸還容易會有口臭,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如此一來又會讓人想要嘆氣⋯⋯再度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

「用嘴巴呼吸」百害而無一利。想要改善用嘴巴呼吸的現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鍛鍊口輪匝肌(嘴巴周圍環繞一圈的肌肉,請參閱166頁)。

 

  • 平常就要有意識地將嘴巴閉緊。
  • 呼吸時要多加深呼吸。
  • 越常嘆氣,越容易累積壓力。
  • 要常常大笑。

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以上這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嘴巴是唯一看得見的體內器官...產生的唾液還有神奇的「6大功效」!?想抗老 抗過敏,注意口水的「這些徵兆」吧!

本文摘自繪虹出版《口水增量保健操

【更多內容請上繪虹企業粉絲團;本文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胖哥肥姐要注意,國人10大死因中6項死因皆與肥胖有關。4成以上國人腰圍超標,腰圍過粗者多數有血壓異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依過去研究,當腰圍每增加1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會增加2%,男性腰圍應維持在90公分、女性要維持在80公分以內。早期治療比預防更關鍵高血糖、抽菸和高血壓,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南投、花蓮各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南投個案為48歲女性,7月2日出現發燒、頭痛、噁心等症狀,7月5日曾就醫,因症狀持續7日再度就醫並轉診住院;花蓮個案為57歲男性,7月7~9日曾因發燒症狀就醫,12日因再次發燒且出現語言不清情形由家人送醫並收治住院。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以致很多老人會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其實,目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膝關節疼痛,已有很多治療方法;除了吃止痛藥或是復健治療之外,還可以用增生療法,以及可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來改善疼痛,至於手術則是最後的選擇。膝關節退化分程度 可先用增生療法衛福部桃園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一名年約60歲張先生(化名)平常生活規律,雖然有高血壓,但正在用藥控制,有天穿鞋,感覺腳步有些腫脹,以為是高血壓藥副作用或腎不好,沒有注意,持續幾天,張先生開始感覺心臟出現「碰碰跳」感覺。輕忽心房顫動症狀 差點需要換心張先生就醫後,確診罹患心房顫動,由於忽略症狀沒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