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小女童吃生魚片 慘遭2.6公尺長絛蟲寄生

國小女童吃生魚片 慘遭2.6公尺長絛蟲寄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北市一國小女童去年年底因解便後,感覺肛門口有異物及搔癢被家屬送至急診室,經診視後發現肛門口有一活動的蟲體,取出後蟲體長度達260公分;女童身體檢查與一般血液檢驗均無異常,發病前也無特別症狀,家屬表示女童平日會吃生魚片,且之前曾於北市山區景點食用生魚片料理。將取出蟲體的節片及蟲卵送驗後形態學上確診為裂頭絛蟲病。此女童口服一劑抗寄生蟲藥物吡喹酮(praziquantel)後,再回診追蹤已康復,糞便已無發現蟲體節片或蟲卵。


國小女童吃生魚片 慘遭2.6公尺長絛蟲寄生

▲寄生女童體內的2.6公尺絛蟲

裂頭絛蟲病發生在北半球和南美洲

三軍總醫院小兒感染科王志堅主任表示,該女童感染的廣節裂頭絛蟲又稱魚肉絛蟲,是最大也最常見的人類絛蟲。裂頭絛蟲病發生在北半球和南美洲。其他地區也可因食用進口魚類而導致裂頭絛蟲病。

常因生食或未煮熟的鱒魚、鱸魚而得病

廣節裂頭絛蟲未成熟的蟲卵通過糞便排出後,約18至20天後蟲卵成熟,並產生六鉤幼蟲,之後發育成裂頭蚴,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甲殼類、第二中間宿主(小型淡水魚)攝入之後,遷移到魚肉中發育成長尾幼蟲。

最終這些第二中間宿主被較大的魚種食入,常見例如鱒魚、鱸魚,人們常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這些被感染物種魚肉而得病,幼蟲發育成絛蟲而存在於小腸中,長度可超過10公尺,未成熟的蟲卵從節片產出(可達100萬個蟲卵),並經糞便排出再進入環境中。被感染5~6週後,蟲卵即可出現在糞便中。

大多數感染者無症狀的

裂頭絛蟲病可以是一種長期感染,大多數感染者如同這位女童是無症狀的,其他表現少見,可能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和體重減輕;更少見但嚴重表現包括維生素B12缺乏症表現惡性貧血、大量感染導致腸阻塞、蟲體節片移動導致膽囊炎或膽管炎等。

避免生食減少感染機會

王志堅主任提醒民眾不須過於恐慌,多數裂頭絛蟲病經適當治療都可治癒,並呼籲民眾避免生食,食物最好煮熟以減少感染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乳癌長年高居台灣女性發生率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乳癌每年新增病例高達13,965人,相當於每天有38位女性罹患乳癌。然而罹患乳癌也不要害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台灣癌症基金會籲 「七大扶持力」抗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表示,癌症的治療是一段漫長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有異位性皮膚炎(幼年型濕疹)的困擾嗎?這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除了注意肌膚的保濕外,可能跟你吃進肚的食物也有關係!7成異位性皮膚炎有家族史 2歲之後好發在關節內側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指出,約有5-20%的兒童曾出現異位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秋冬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由於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她指出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民眾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進一步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喉嚨乾燥易咳嗽 蒸梨子可緩解「咳!咳!醫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走路別太專注滑手機,除了避免跌倒受傷外,還要避免造成不「性」。從事房仲工作的小宋,公務上的一切都仰賴手機,因此養成走路滑手機的習慣。日前邊走路邊跟客戶開視訊時沒注意路況,下體竟硬生生撞上人行道水泥柱,當場劇痛到無法站立。由於沒有明顯外傷,小宋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天後與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