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暑炎熱難耐,吃什麼保水防中暑?|台灣好食材

24 節氣中的「大暑」,約在國曆的7 月23 或24 日,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此時炙熱的嬌陽、悶熱潮濕的空氣,會使得夏天氣溫令人感到酷熱難耐,人們易因高溫高濕使汗液不易蒸發,或是高溫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而發生中暑。
大暑炎熱難耐,吃什麼保水防中暑?|台灣好食材
從飲食、起居開始調養
「大暑」時節,起居調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出門時避開烈日,同時要適當補充水分,讓身心舒適為宜,避免因吹空調時間過長,造成流鼻水、頭痛等免疫力下降等症狀。因此在高溫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從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調理養生。

攝取水分多的食材降暑氣
在飲食養生方面,由於此時節天氣潮濕悶熱,身體容易產生倦怠和造成生心理的不適,因此需攝取水分多的食材,以提防暑氣旺盛而有中暑情形發生,建議選擇如:冬瓜、黃瓜、絲瓜⋯等含水多的瓜果蔬菜。

水果入菜增加料理風味
飲食烹調上,建議口味應避免過鹹或過辣等重口味,改採較清淡爽口、具甜味或偏酸味的時令水果入菜,如:檸檬、哈密瓜、柳橙、蘋果、鳳梨、荔枝等,不僅可以增添食物種類的變化性,更能促進胃酸分泌,增進食慾。俗諺云:「大暑吃鳳梨」,表示「大暑」時節的鳳梨,味道最甜美;同時鬼頭刀、紅魽、魷魚、小卷、赤、黃鰭鯛等時節漁獲,也是烹調好選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日2名男子不約而同都因血液中總膽固醇飆破300mg/dl而就診,其中一名陳姓男子雖有規律運動、油炸不沾,並服用降血脂藥物,膽固醇還是偏高,經台中大里仁愛醫院檢查,發現2人都是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續發性膽固醇過高。大里仁愛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常有頭痛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廖祥琳表示,以中醫論治頭痛,不只考慮患者發作原因,緩解當下頭痛的不適感,也會進一步去追察病患的體質狀況,希望藉由體質調整,達到減少頭痛的嚴重程度及發作頻率。診斷與治療原則為先區分外感或內傷頭痛;廖祥琳指出,臨床上很常見頭痛發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黴菌原本就存在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之中,藉由呼吸運動被吸入鼻腔並附著在黏膜,通常不會造成疾病,但這些寄生黴菌,在某些情形之下,也能從單純無害的寄生迅速進展到致命的疾病。開業醫診所醫師巫剛肇指出,當鼻子構造異常,例如長鼻息肉或慢性鼻竇炎時,鼻腔的清潔運動受到阻礙,使得原本附著的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手麻是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發麻不外乎手部的血液循環受影響,或是手部神經受到壓迫,有些是疾病預兆,有些則是生活習慣的警鐘;開業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指出,手麻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常見的職業病,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到10倍,常會夜間痛醒,初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