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節大魚大肉!? 中醫師教您健康防守

年節大魚大肉!? 中醫師教您健康防守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不免大辦年貨,準備琳瑯滿目的食品,餐桌上滿是海鮮、大魚大肉鋪張迎新年。今年的年假長達九天,除了團圓享受佳餚,年節出遊在外大啖外食也少不了,要怎麼吃才能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或腸胃不適等症狀?資深中醫師李政育表示,掌握「多蔬果、多纖維、多運動;少鹽、少油、少糖」的“三多三少”準則來為健康把關,如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更要嚴守原則。
過往經驗,每年只要一到春節期間,急診門診病患就會提升約三成左右,其中不免因暴飲暴食造成的腸胃不適、上吐下瀉等因素送醫,此外因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之患者,在大魚大肉後造成血壓標高送醫的也不在話下,近幾年更出現不少患者因為飲酒過量,加上情緒高亢、熬夜無眠,年節日夜溫差大所引發心肌梗塞而暴斃的青壯年案例。為能順利歡樂過好年,醫界專家都呼籲民眾,年節歡慶適可而止,別過度放縱,飲食最好維持七、八分飽就好。
李政育中醫師說明,現代人因外食多,飲食不受控,造成受到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以及肥胖症所苦者不知凡幾。據統計,年節期間,每個人可能平均增加1.7公斤的數據來看,如不在短時間內調整體內基礎定點,身體機能將可能在潛移默化中,習慣新的飲食習慣,不自覺地導致肥胖。此外,研究發現,暴飲暴食後2小時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機率增加4倍,因此當在飲食後如出現頭暈、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等現象,就必須多加注意,適度休息,症狀重者應盡快就醫,進行正確處理,以防延誤。
中醫師李政育也提醒,掌握食物均衡選擇的原則,務必記得細嚼慢嚥,以免假期愈長,血糖、血脂肪及體重愈高。年節期間除了蔬果的攝取、食材的新鮮掌控,水份補充更不可少,享受美味佳餚後,可用紫蘇葉、生薑、陳皮和山楂熬煮簡單中藥茶飲,幫助消化和消脹氣,減緩腸胃脹氣、幫助消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6)日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3例各分別由菲律賓(第782例與第783例),與印尼(第784例)入境,都持有3日內核酸陰性檢驗證明登機,入境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782例與第783例都是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出現消化不良或胃痛時,你也常自行吞胃藥以緩解不適嗎?小心長期過量服用,恐引起副作用。食藥署指出,胃藥擁有中和胃酸的制酸劑、減少胃酸分泌的抑制劑、胃壁黏膜保護劑、消脹氣用藥等多種功能性不同的特性,其中常見的為制酸劑,藉由弱鹼性的金屬離子中和胃酸,不僅療效快,安全性較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65歲的詹女士,膝蓋疼痛已經很多年,經X光檢查發現,膝蓋內側跟前側都三度退化,經過許多醫師給予服藥注射針劑等治療還是疼痛無法彎曲,造成生活不便,醫師建議要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但是詹女士很多朋友開完,術後疼痛很久都不敢動,且膝蓋還是不太能彎,所以她很擔心要換人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因此政府積極地執行各項口腔癌防治工作。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楊奕馨研究員與國民健康署,今(2020)年7月於口腔腫瘤期刊《Oral Oncology》發表台灣檳榔嚼食盛行率有效下降的成果。口腔癌發生率高 全因嚼食檳榔惹禍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