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們為什麼需要睡覺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翻譯/劉超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32469-why-do-we-sleep.html

我們為什麼需要睡覺

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失去睡眠可能會讓我們徹底崩潰。很明顯,閉眼是一項對身體健康極為重要的“動作”。然而並沒有人深究“我們什麼需要睡覺”這個問題。紐約大學神經科專家邁克爾·哈拉薩博士說:“大多數人明白為什麼我們需要進食,卻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睡眠。”

當我們睡著時, 我們很容易受到傷害。關於為什麼我們睡覺有幾個理論,雖然沒有一個是完全固定的,但是有一些嘗試解釋每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從細胞過程到認知等方面進行研究。研究人員表示,睡眠對於大腦自身重組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一功能稱為可塑性

睡眠階段

不難證明睡眠真的很重要。根據芝加哥大學先驅芝加哥大學睡眠科學家Allan Rechtschaffen的研究,完全喪失睡眠的老鼠會在兩三個星期內死亡。沒有人對人類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原因很明顯,但是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的2014年研究表明,僅僅剝奪24小時的睡眠就會導致健康人患有幻覺和其他精神分裂症樣症狀。

失眠很難解決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睡眠實際上很難獨立看待。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家馬科斯·弗蘭克說,剝奪睡眠研究睡眠最常見的方法,但是剝奪了睡眠的生物的生物系統會被完全打亂。這樣很難判斷哪些結果直接歸因於睡眠的剝奪,而不是說壓力。

睡眠難以理解的另一個原因是大腦在睡眠的兩個主要階段可能會做不同的事情。研究發現在這些不同階段大腦的生物學差異。例如,在非REM睡眠期間,根據Frank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的2006年度“睡眠生物學”綜述,身體釋放生長激素。此外,在非REM睡眠期間,某些腦蛋白的合成增加,並且涉及蛋白質合成的一些基因變得更加活躍。相比之下,在REM睡眠期間,這種蛋白質生成活性似乎沒有任何的增加。

我們對睡眠有什麼瞭解?

弗萊恩說:睡眠研究中出現的一個結論是,睡眠似乎主要是以大腦為中心的現象。雖然睡眠剝奪影響免疫系統並改變身體的激素水準,但其對動物最為一致的影響在大腦中。“ 中樞神經系統總是受到睡眠的影響,”弗蘭克說。“可能還有其他的事情。”事實上,睡眠只是神經元在網路中加入時所做的事情。弗蘭克說,在實驗室中生長的神經元網路顯示出類似於醒來和睡眠的活動和不活動的階段。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即使最簡單的生物都可以顯示出類似睡眠的行為。Caenorhabditis elegans,一個只有302個神經元的小蠕蟲,昏睡時看起來像睡眠。弗蘭克說:“像人類這樣複雜的大腦一樣,不同的部位正在進入和離開睡眠將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你需要有一些方法來重新編排它。”

弗蘭克說,未來更好地瞭解睡眠可能來要依靠膠質細胞的細胞研究。這些腦細胞的名字字面意思是“膠”,曾經被認為是惰性的,但最近被發現他們有自己的功能。弗蘭克說,膠質細胞可以控制整個腦中腦脊液的流動,這可能導致在睡眠期間清除代謝廢物,瞭解、研究、破解這些膠質細胞會對解決睡眠問題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操刀的疫苗登記預約系統今(6)日正式在3離島試辦,但系統一開放,連本島的民眾也搶著上網登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數字,從上午10點開放至下午2點止,短短4小時就有超過84萬人上網登記,不過這些人也並非白登記了,指揮中心強調,未來輪到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又傳院內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6)日下午證實忠孝院區又有2名非醫護的急診工作人員染疫,2人皆為無症狀,目前已經匡列急診相關人員共90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指出,忠孝院區定期針對高風險單位同仁採檢,於7月5日發現急診2位同仁無症狀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能控制下來,第一線的篩檢扮演重要角色,但有基層醫師PO出醫院收到的健保署公文,內提及「發現有溢領及不符規定者,得追繳費用」,擔心醫護5、6月一路幾萬、幾萬人的篩,但公費支付檢驗費用卻可能沒下文。對此,陳時中今(6)日打包票會找健保署談,絕對不會有不合...

閱讀詳情 »

全台疫苗施打加緊速度,新竹市長林智堅昨在臉書發文表示已有4700名長者接種疫苗,施打率達74.1%,展現市民對市府團隊的信賴指標。林智堅說用數字來輔助市政的管理向來是重要方法之一,今天開放70歲到73歲長者繼續打疫苗,讓覆蓋率更高,儘快產生群體免疫,保護市民的健康安全。全台疫苗加快施打的腳步,新竹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