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拆腦中「炸彈」!經11次開顱 馬國女孩赴台尋生機

拆腦中「炸彈」!經11次開顱 馬國女孩赴台尋生機
跨海來台摘腦中「炸彈」!罹患顱咽瘤在馬來西亞已經開了11次刀的15歲張小妹,顱咽瘤在2014年復發增大,讓她精神不佳、步態不穩,且嚴重影響聽力及視力,家人聽聞友人在台灣台北慈濟醫院接受手術復原良好,於是決定放手一搏跨海尋求醫治,終於成功切除腫瘤,並裝置腦室腹腔分流管,術後恢復良好。

替張小妹醫治的台北慈濟神經外科醫師戴伯安表示,顱咽瘤是一種良性的、發育不良的上皮腫瘤,好發於8至12歲的小朋友,症狀會隨著腫瘤生長的大小、位置和病人的年齡而有不同的表現。以該個案為例,其腫瘤長在腦部的蝶鞍上區,壓迫到視神經交叉、腦垂體、內頸動脈等,因此引發視力模糊。

由於腫瘤會持續生長,因此張小妹七年來,已陸續在馬來西亞開了11次刀。此外,也因腫瘤導致內分泌系統問題,使得張小妹的生長激素缺乏,身高尤如小學低年級的孩童。

2014年,張小妹的顱咽瘤在後顱窩復發增大,令其整日昏沉,步履不穩的情況更加嚴重,且左側聽力幾乎喪失、左臉麻痺、眼皮無法閉起、導致角膜發炎、視力嚴重受損等併發症一一出現。

跨海來台檢查後發現,顱咽瘤已嚴重壓迫腦幹,恐危急生命,且腦室腹腔分流管又有過度引流的情形,讓病況雪上加霜。戴伯安立即決定得替張小妹進行開顱手術摘除腫瘤,但由於腫瘤擴展至後顱窩,並緊緊沾黏腦幹,增加了手術困難度。

手術過程花費多時,終於成功取出4公分腫瘤,過度引流的腦室腹腔分流管也同時結紮,並重新裝置一條具有可調壓式儲水閥的腦室腹腔分流管,精準調控腦液引流至腹腔的量,避免過度引流狀況再次發生。手術後,張小妹的精神一日比一日好,走路也進步許多,住院修養一個多月後,順利返回家鄉。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 發佈於 2017年07月14日 上午11:45 45歲開始,發覺視力大不如前,好像看什麼都變得很模糊,不論報章雜誌,都要拿得遠遠的,才看的到。令人難過的是,老花眼是老化自然的現象,且幾乎人人無法倖免,也就是說,年紀到了,老花眼就會自動找上門。 但是,也不能因為如此,就忽略的眼睛的保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中暑,中醫師周宗翰、營養師李婉萍在網路直播中,教導粉絲,如何正確刮痧、舒緩中暑不適。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若要舒緩中暑不適,刮痧最理想部位是在後頸部位,後頸部不只有許多穴道,也是膀胱經、膽經位置,為了疏通氣血,刮痧方向建議由上往下,由內往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每年奪走上萬條寶貴的國人生命!健保今年開放8000位C肝口服新藥給付名額;不過,有一名C肝患者,來不及等到健保給付口服新藥,就因罹患肝癌去世。 等不到C肝新藥給付 肝衰竭去世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指出,這名52歲的C肝病患,1...

閱讀詳情 »

根據新聞報導,一名3歲童日前發燒、乾咳,確診流感,不幸併發腦炎,住院不到1週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流感死亡個案一開始多是發燒、乾咳,後來病況加重,併發肺炎或腦炎過世。其中一名3歲女童也因併發腦炎,病況發展快,住院不到1週就離世。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而對於流感常見的誤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