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冰敷做得好 運動傷害好得快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桃園一名17歲周同學3天前打籃球時,左大腿被撞擊腫脹,立即冰敷後仍感到腫脹疼痛,甚至影響膝關節活動,至桃園醫院診斷,正確使用冰敷後,運動傷害才獲改善。

冰敷正確的觀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衛生署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嘉弘表示,運動傷害後要立即冰敷,這是眾所皆知的觀念,但許多人卻對冰敷的方法一知半解。

由於冰敷能造成血管收縮,可減少疼痛物質的釋放,同時降低腫脹,達到抑制發炎,還可以讓神經傳導速度變慢,而有麻痺止痛的效果,因此多使用在急性傷害期。

陳嘉弘治療師表示,冰敷可以立即降低皮膚表面溫度,剛開始體表會有冷的感覺,再來會產生灼熱與疼痛感,接下來會局部麻痺,感覺鈍鈍的,最後,隨著冰敷時間加長,深層組織血管放鬆,此時應停止冰敷,避免凍傷。

簡易製作冰敷包可以用塑膠袋放入冰塊後再加水,也可以讓塑膠袋更服貼於患部,裹一層毛巾敷20分鐘;陳嘉弘說,每日至少敷3至4次,甚至每小時可敷一次,若在冰敷過程中,疼痛持續增加,可以移除1到2分鐘後再敷,若疼痛不減則應立即停止,以避免凍傷的可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突破傳統框架 癲癇團隊整合專科 施養性主任指出,一般而言,癲癇手術術前有三階段評估,第一,非侵入性腦坡檢查;其次為顱內侵入性腦波檢查與電刺激功能評估;最後為手術中即時大腦皮質腦坡檢查。整合各項專科的目的在於打造最適合患者的手術計畫,打到最好的預後 完整醫療團隊 精通各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4歲的吳先生,確診罹患第3期大腸直腸癌,腫瘤長達5公分,且靠近肛門口,使用傳統手術,恐終生與人工肛門為伍;雙和醫院利用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直接從肛門將腫瘤切除,順利保住患者肛門。 傳統手術難保肛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東晟表示,該患者為低位直腸癌,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顏至陽報導)正值寒冬之際,台灣民眾總喜歡在餐桌上小酌幾巡。台灣人好飲杯中物,然而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卻高居世界第一。喝過幾杯隨即滿臉通紅,這並不是酒量好的象徵,反而是基因上的缺陷。而這個基因缺陷,恐致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增高14倍。 血管擴張導致臉孔泛紅 奇美醫學中心在美國史丹佛(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9歲林先生,6年前確診罹患C肝,僅管服藥、打干擾素治療,忍受頭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半年後回診追蹤檢查,病毒量仍不減;前年開始,醫師建議,使用全口服C肝新藥,每天只需1顆、持續3個月,不但沒有身體不適等情形發生,還能照常工作,現在只需定期追蹤。 60萬人有C肝 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