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你以為稀鬆平常的事,其實都是警告症狀!千萬別耽誤了黃金救治時間!

注意!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你以為稀鬆平常的事,其實都是警告症狀!千萬別耽誤了黃金救治時間!

 

圖片來源

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女性朋友要注意了!

子宮肌瘤,被稱為“婦科第一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婦女在一生中有高達20%~25%的幾率患有子宮肌瘤,而30歲到50歲的婦女發病率為30%~50%。由於近年受環境汙染等影響,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進一步增高,並逐漸趨向年輕化。雖然子宮肌瘤為良性腫瘤,大多數症狀不明顯,但如發現不及時,會危及身體多個器官,亦會造成不孕,因此早防早治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很多,錯綜覆雜,經臨床總結,主要原因包括:飲食的不合理 、過度肥胖、不合理的避孕措施等。子宮肌瘤患者的症狀比較明顯,一般人都可以提前根據自身身體變化窺出一些端倪。

子宮肌瘤的症狀主要有四點

1、腹痛

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因為有時候,疼痛就是子宮肌瘤的自我暴露,是因為腫瘤壓迫組織,牽拉,發生蒂扭轉、破裂或變性等,都會引起腹部疼痛。

2、白帶異常

正常白帶是少量略顯粘稠的透明色,蛋清樣分泌物,以便排卵期前後四五天比較多,沒有異味。而患子宮肌瘤後出現血性白帶,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並伴有臭味。

3、月經量增多

如伴有長期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應警惕子宮肌瘤。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宮內膜增生,肌瘤妨礙子宮收縮,並影響血循環而使內膜充血。因長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4、腹部有腫塊

清晨,空腹、排便後平臥於床,彎雙膝,放松腹部,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歲呼吸由輕淺到重深,一般從對側下腹部往上按,如果有明顯腫物的話,應該引起重視。但是也有可能只是摸到結腸,裏面的糞便可能被誤認為是包塊,但是這時候一般是呈條索狀的。如果身體出現一種非常明確或者多種綜合症狀,應該盡快檢查就醫,早日排查清楚,早日治療!

via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或是Uterine Fibroma或是leiomyomata)是子宮壁肌肉和纖維組織所構成的良性腫瘤,多見於30-50歲婦女。

腫瘤生長在肌壁內稱肌壁間肌瘤;向子宮腔內生長稱粘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常引起月經過多、不規則出血、不孕和流產;向子宮漿膜表面生長稱漿膜下肌瘤,無不規則出血症狀。

子宮肌瘤惡變率較低,約占0.5%,絕經後可有萎縮趨勢。一般無症狀的小腫瘤可定期隨訪診斷,不必要處理,較大的發生壓迫症狀或引起腹痛、出血者需要進行手術摘除;個別年齡較小又希望保持生育者,可進行肌瘤摘除。最近15年來,高強度聚焦技術(high intensity foco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在治療子宮肌瘤方面取得非常明顯效果,通過體外發射超聲波,在腫瘤內聚焦,在焦域區產生高溫(55°C~75°C),殺滅腫瘤細胞、間質細胞及血管床,對皮膚及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無創傷,無創治好子宮肌瘤。HIFU治療術前及術後MRI對比,可以看出治療前,腫瘤有明顯血流灌注,治療後,腫瘤區域無血流灌注(no perfusion volumn,NPV)。一般治療後1個月腫瘤體積縮小15%~30%,3個月縮小35%~50%,半年縮小50%~82%。HIFU由於不影響卵巢血供,治療後,不會影響卵巢功能。而介入治療,經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由於部分病人子宮動脈與副卵巢動脈共干,栓塞劑返流,可能導致卵巢功能下降,導致閉經等併發症。

時常發生在懷孕期間,因剛好發生病變,常跟著胎兒一起長大。
根據患者的病史及體徵,診斷多無困難。個別患者診斷困難,可採用B超檢查、宮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方法協助診斷。

via

 

 

觀看更多熱門文章>>>

震驚!小禎跟李進良居然沒有離婚!而她沒有離婚的原因居然是…讓所有人都心碎!

注意!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你以為稀鬆平常的事,其實都是警告症狀!千萬別耽誤了黃金救治時間!

 

歐陽妮妮手上這罐果汁竟要這種價錢,花錢不心軟一天喝六罐,比我們日薪還貴!看了網友眼白都翻到外太空了...

注意!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你以為稀鬆平常的事,其實都是警告症狀!千萬別耽誤了黃金救治時間!

 

蕭敬騰女兒竟然4歲了!媽媽竟然是「她」?寶貝女兒生日趴大搞甜蜜~網友直呼:好羨慕!

注意!子宮肌瘤主要4點症狀,你以為稀鬆平常的事,其實都是警告症狀!千萬別耽誤了黃金救治時間!

相關推薦

相信抹牙膏或用撒隆巴斯貼布可以消除青春痘嗎?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光照治療科主任邱足滿醫師強調,民眾若有痘痘的困擾,可以找皮膚科醫師看診,千萬不要誤信偏方而延遲治療,萬一擅自嘗試偏方,拿自己的臉做實驗,不慎造成各種刺激性皮膚發炎、過敏等併發症才求醫,反而得不償失。 邱足滿指出,痘痘的4大成包括:(一)...

閱讀詳情 »

初春或秋天氣候多變,鼻部症狀發作,流大量鼻水、鼻黏膜腫脹而猛打噴嚏,比氣象台預報還準,因此,這些隨天氣起舞作亂的老症狀常被稱為「氣象病」。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影響人數最廣,症狀也最為擾人。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天及秋天的季節,除了梅雨期間溼度高,成為屋內塵螨、黴菌孳生的溫床...

閱讀詳情 »

隱形殺手別輕忽! 女性疼惜自己 從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做起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近25年以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84年的2,136人,降至105年的1,432人;死亡人數從84年的1,010人,降至106年的651人。子宮頸癌從84年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

閱讀詳情 »

如何避免氣喘發作? 從日常生活做起控制氣喘不困難 今年11歲的陳小弟,從8歲起就被醫師診斷有氣喘病況,平時並無規律回診就醫,都是等到氣喘發作才緊急就診,每當病情有改善且無不適症狀時,又不按時吃藥,因此一旦碰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候劇烈變動等影響,便導致嚴重急性發作,常須住院接受治療,不僅影響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