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洗手五時機 趕走腸病毒

◎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保健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訂於100年5月16日共同辦理「常洗手,趕走腸病毒」校園衛教宣導活動。藉由洗手歌帶動唱活動之寓教於樂的方式,宣導關鍵的洗手五時機:「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前」,落實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將正確洗手觀念帶入校園,方能有效趕走腸病毒。

衛生局表示,每年大約自4月開始進入腸病毒流行季,於5月底~6月中旬達到高峰,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另一波流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定點醫師通報資料顯示,今(100)年截至5月5日止,雖尚無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確定病例,但臺北市近4週(4/3~4/30)之急、門診腸病毒就診率有逐漸上升趨勢,該局呼籲,如家中幼童出現發燒、嘔吐、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及口腔出現小紅疹或水泡等疑似腸病毒症狀時,應儘速就醫,就學者應請假在家休息,避免病情惡化及傳染其他孩童。

鑑於腸病毒流行高峰期將至,該局提醒預防腸病毒最基本的方法是落實正確洗手,只要藉由日常簡單的衛生保健即可有效降低感染機會,學校及幼托機構如發現有疑似腸病毒症狀之學童,應立即至「臺北市學校暨機關傳染病通報系統」進行通報,並做好相關防治措施。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3.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 孕婦、新生兒及幼童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7.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10. 一般環境消毒,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漂白水建議泡製方式:(以市售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5%計算)

  • 0.1% (1000ppm)泡製方式:「2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免洗湯匙10 瓢)(8大瓶寶特瓶)。
  • 0.05% (500ppm)泡製方式:「100cc漂白水+10 公升清水中」(免洗湯匙5 瓢)(8大瓶寶特瓶)。

補充資料:

  1. 疾病管制局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RODS),近四週(4/10~5/7)本市腸病毒急診就診率分別為0.83、0.95 、1.14、1.56%,持續上升,且本市第18週(1.56%)略高於全國1.29%。
  2. 今(100)年度截至5/7 止,台北市腸病毒累計通報案例共658例,較去年同期低,全國與台北市皆無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兩胎試管受孕成功 結婚8年終於當媽四十歲游姓女患者,十年前結婚時就想要懷孕,但試了兩年卻都沒有結果,到婦產科檢查確認因為卵巢功能退化,排卵量少而造成無法懷孕,嚐試了各種方法與治療還是無法如願。兩年前(2015年)到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醫學中心求助,經評估狀況後,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分之1弱勢高中生 自認無力念大學儘管大學錄取率逐年攀升,但升學後加倍的學雜費,仍讓多數弱勢高中職生陷入是否要升學窘境,家扶貧窮資料庫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弱勢高中職生,覺得若依現在環境能力只能讀到高中職,其中佔42.7%孩子認為,若未受環境限制仍想繼續升學;家扶基金會執行...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4)撰文/蔡佳芬.整理/高芷瑩炙熱的陽光不僅會把肌膚曬得刺燙,同時也會使皮膚曬黑、曬老,很多皮膚疾病例如:皮膚癌、日光性皮膚炎、濕疹、青春痘惡化、蕁麻疹等,都可能跟陽光照射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隨著季節不同,太陽照射地面的角度也會不同,這會影響紫外線到達地面的強度,紫外線最強的指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強化食用貝類輸入源頭管理,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07年1月1日起,進口食用貝類應檢附官方衛生證明文件,文件需含括捕撈、養殖地資訊,以確保貝類產品食用安全。貝類為濾食性生物 容易累積毒素食品藥物管理署吳宗熹科長表示,貝類產品主要安全風險包括海洋毒素、貝毒、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