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尾熊固定法 寶寶打針家長不慌亂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每個寶寶從出生到3歲前,光公費疫苗就有13劑,加上每年流感疫苗、自費輪狀病毒、肺炎鏈球菌疫苗等,3歲前共有多達23-25劑的疫苗接種機會。但每次打針無論對小孩或家長,都像打完一仗般,不願配合的寶寶讓大人們忙得七手八腳,小兒科醫師建議,家長可採「無尾熊固定法」抓緊寶寶,讓小孩打針大人不再滿身汗!(圖片來源/資料庫)

開業醫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潘俊伸解釋,無尾熊固定法是在打針時,家長以無尾熊抱樹的姿勢,先抱著寶寶使之側身,將寶寶一手放置家長背後,家長則一手固定嬰兒手臂,另一手固定嬰兒膝關節,再以雙腿緊夾寶寶雙腿,以利醫護人員施打。

至於寶寶常見的接種後反應現象包括:發紅、發燒、局部腫痛、硬塊,大多在數日內恢復,這些反應都是可以自癒的。潘俊伸醫師建議,出現發紅、腫痛時,在注射後兩天內可冰敷,兩天後若仍腫痛可採熱敷按摩,進一步尋求醫師指示使用止痛藥緩解。

另外,因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時間不超過24小時,溫度不會太高,介於38-39度間,若超過38度半即可服用退燒藥緩解不適,但如果發燒症狀持續,且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建議就醫檢查。

潘俊伸醫師指出,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收集140萬名1-6歲幼兒,共600萬次肌肉注射預防接種發現,預防接種打在手臂比大腿多近2倍腫痛。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及五合一(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接種後局部腫痛是常見現象。此外,與第一劑相比,第四劑的五合一疫苗有較高的機會發生注射部位紅、腫、痛及發燒。

潘俊伸醫師提醒,預防接種時,家長可先與醫師溝通討論,對注射方式及部位事前詳細瞭解,注射後若不舒服,適當的照顧可以緩解不適,若出現任何異常現象,就須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延燒近兩個月,改變很多人的生活,連體重都起了不同變化,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中心打電話關心各類慢性病患者,發現有人因疫情宅在家,不動猛吃而體重飆升,但也有人因疫情焦慮或工作影響到心情,體重往下掉,呈現兩極化的M型曲線;雙峰各約4成,也就是體重增加及減少各4成,不變者2成...

閱讀詳情 »

抗氧化食物排行大公開,第一名可以變出超多花樣料理!外食族還不趕緊筆記起來~逆齡、維持青春年輕模樣是現在愛美女性的集體追求,除了從保養品、運動健身方面下手,飲食也是一大重點,抗老食物、抗氧化食物多多攝取不會錯~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KIMAMALabo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經常會在門診中遇到由父母帶小朋友來主訴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跛跛的不敢用力踩下去,同時伴隨著大腿近端或是臀部的疼痛,嚴重的晚上睡不好會痛醒在哭。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却指向很明確的髖關節疼痛,再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關節腔有液體聚集,可確定髖關節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因應晚婚、晚育現象,政府7月1日起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過去試管嬰兒費用昂貴,平均一次療程15萬元起跳,此次補助最高額度為10萬元,大幅降低經濟負擔,讓想懷孕的小資族也可以選擇直接做試管嬰兒。醫師提醒,補助有年齡的限制,39歲(含)可申請補助6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