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從口入不得不防享用海鮮牢記七禁忌

病從口入不得不防,享用海鮮牢記七禁忌。海鮮美味,人人都喜歡吃,秋季是食補的好時節,講求養生的人們往往喜歡食用海鮮。但是海鮮雖然味美且滋補,食用起來禁忌還是很多的哦,一個不留神可能就“病從口入”。下面一起來看看海鮮飲食的一些禁忌吧。

病從口入不得不防享用海鮮牢記七禁忌

  1、冰鮮蝦不可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只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餚。水產海鮮與肉類不同,它們體內帶有很多耐低溫的細菌,而且蛋白質分解特別快。

  如果放在冰箱裡多時,蝦體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性,產生了胺類物質,無論怎麼樣都達不到活蝦的口感、風味和安全性,當然也就不適合白灼的吃法了。不過,冰鮮的蝦可以高溫烹炒或煎炸,同時也能呈現出美味噢。

  2、打包來的海鮮要冷藏

  如果海鮮已經高溫徹底烹熟,那麼只需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熱後即可食用。如果海鮮並未經過充分加熱,但已經死去,那麼應當放進冷藏室,下一餐之前化凍,然後徹底加熱烹熟,不要再貪戀生鮮口感。

  由於海鮮類食品的蛋白質質地細膩,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後應當在一天之內食完,不要長時間存放。

  3、吃海鮮忌啤酒

  吃海鮮禁忌有很多,其中啤酒就是必須要禁忌的一種,特別是一些患有痛風的患者,如果在吃海鮮的同時過量的飲用啤酒,勢必會導致痛風的發作。像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如果尿酸過多的話不但會誘發痛風,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引起腎結石等病症。

  在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過量的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因此專家建議,在大量食用海鮮的時候,啤酒應該適量的禁止食用,否則的話對人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4、別把海帶當主食吃

  不能長期的將海帶當做主食,這樣會攝入過多的碘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而且海帶中含有一定量的砷,攝入過多的砷可引起中毒。因此,食用海帶前,應先用水漂洗,使砷溶於水。

  5、鱉肉不能與豬肉同吃

  因為豬、兔、鴨之肉都屬寒性,而甲魚也屬寒性,所以二者不宜配食。

  另外,鱉肉也不能和莧菜同吃,因為莧菜味甘,性冷利,令人冷中損腹,而甲魚亦性冷,二者同食難以消化,可能會形成腸胃積滯。

  6、痛風病人不宜吃魚

  魚類中含有嘌呤類物質,如有痛風,則是由於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可使人的關節、結締組織和腎臟等部位發生一系列症狀,故患痛風症的人吃魚會使症狀加重。

  7、泥鰍不宜與狗肉同食

  泥鰍營養豐富,每100克泥鰍肉中,含蛋白質高達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2克,鈣28毫克,磷72毫克,鐵0.9毫克,以及大量的維生素。

  泥鰍雖然味甘性平而補虛,諸無所忌,適於各類人群食用,但要注意泥鰍不宜與狗肉同食,因為狗血與泥鰍相剋,性同寒,陰虛火盛者忌食。

專家提示:飲食養生是通過吃來進行的。飲食保健不僅要注意營養平衡,還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並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禁忌某些食物,這樣才有利於防止疾病的發生,達到飲食養生長壽的目的。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工研院11月6、7日舉辦「2013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邀請製造、市場、品牌各領域專家,涵蓋來自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多位極具代表性的醫材大廠、大型通路商、國際資產顧問公司等都發表精彩的演講。此次論壇,有來自全球前三大醫療保健集團,飛利浦醫療保健事業部大中華地區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由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所舉辦的「肝功能40拉警報」衛教影片甄選活動,已於11月1日開始徵件,希望藉由衛教影片比賽,喚起全台300萬B肝帶原者注重自身肝臟的健康,本次比賽重點需於作品中傳達出肝功能指數超過40這個數字背後潛藏的危險性,並發揮愛肝神探般的偵搜精神,利用不同的愛肝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資料顯示,女性憂鬱症患者約為男性患者2倍左右;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也發現,全台有12.4%的女性有明顯憂鬱情緒,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至少1人須尋求專業協助,人數共約119萬名。該基金會建議,運動是紓壓減憂最有效的方式,平常最好能養成運動習慣,可避免憂鬱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智齒到底要不要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惑,但坊間眾說紛紜,有的支持、有的表示沒必要。對此,牙醫師建議,智齒並沒有作用,加上位置難以清潔,留著反而容易堆積細菌,造成蛀牙、牙髓炎或牙周病;門診也發現,未拔智齒的民眾(智齒)蛀牙機率很高。牙醫師楊書維表示,智齒學名為第三大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