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長期紅疹泛癢 恐是異位性皮膚炎導致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5歲女孩,手腳關節附近的皮膚長期出現紅疹,不但泛癢,且也已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透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這名小女孩已漸漸恢復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多好發於嬰兒或兒童期,約占80%是在5歲前發病;皮膚科醫師蔡旻倩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且反覆性發作的皮膚疾病,最常發生於夜晚,包括有家族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病史者,都為高危險族群。

醫師蔡旻倩進一步說明,通常主要症狀從發癢、搔抓到濕疹,尤其皮膚一旦出現濕疹,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具有傳染性,但若症狀加劇,就會出現白色皮屑,或有黑色素沉著的現象。

治療上,多以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像是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等;蔡旻倩呼籲,患者應避免使用具有香精、防腐劑等乳液,也盡量減少出入過熱的場所,並保持心情愉快,才能有效紓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近年台灣運動風氣興盛與步向高齡化社會,關節的運動損傷或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日益增多。根據統計,70歲以上的年長者其發生率高達70%,好發於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也可見於其他關節。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致病原因很多,主要有年齡、體重過重、膝周圍韌帶損傷、非感染性骨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齡化浪潮下,長照成為重要課題!根據統計,全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長者與身心障礙者,多數仰賴家人照顧。羅東博愛醫院居家護理所3年前重金禮聘日本老師來台教授新式翻身擺位法,訓練出宜蘭縣首批種子教師;這批種子教師於日前開班授課,讓照顧者在學習中,也互相交流,彼此加油打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逐年增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食用熟食的衛生安全,特別針對市售三明治、滷味、飯糰、便當、輕食餐點等即食熟食食品進行抽驗,共計抽驗35件,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該局提醒,消費者購買即食食品,應選擇商譽良好、販售場所整潔衛生的店家,所購買食品注意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