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調查:長壽的人最愛吃的10種食物,你也是嗎?

調查:長壽的人最愛吃的10種食物,你也是嗎?

健康長壽該怎麼吃?長壽老人的飲食吃什麼?養生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大量調查中發現,長壽老人的日常飲食有十大愛好。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薦。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穀子去皮后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為首」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蔘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當主食
玉米,別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與水稻、小麥並稱為世界三大農作物,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也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普查,發現美國的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牛奶營養豐富又比較全面。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牛奶經發酵后製成乾酪,吃乾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個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並增加肝、腎負擔。所以,每天吃1或2個就可以了。長壽老人們從不多吃。

六、偏愛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止骨質疏鬆症。由此可見,紅薯不愧為長壽老人的飲食一寶。

七、豆腐是老人喜歡的美食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八、愛大白菜
味道鮮美,葷素皆宜,是冬令佳蔬,齊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贊「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還含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糖酶。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離蘿蔔
長壽老人冬天飲食不離蘿蔔。他們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鄭板橋曾寫過一幅對聯:「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蔔就茶」是鄭先生的養生之道。蘿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澱粉酶能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慾,幫助消化。蘿蔔和肉一起燉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與人蔘、橘子同吃。

十、胡蘿蔔
胡蘿蔔含維生素A,有極為豐富的胡蘿蔔素。研究表明,胡蘿蔔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胡蘿蔔素在高溫下也很少破壞,容易被人體吸收,然後轉變成維生素A,所以能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乾燥症。胡蘿蔔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常把胡蘿蔔切成片或絲同油炒,這樣,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達79%以上,切片油炸,胡蘿蔔素保存率為81%,切片和肉一起燉,胡蘿蔔素的保存率高達95%。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癌症已蟬聯3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由於醫學研究發現,癌症的治療,若是無法將癌幹細胞清除,則癌症就會「春風吹又生」,而再度復發;因此,醫界目前都在積極研究如何有效殺死癌幹細胞。而根據一項實驗室研究結果指出,包含冬蟲夏草、白花蛇舌草、豬苓,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目前高齡人口占了1成以上,65歲失智人口約有12萬5千人。隨著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失智人口也不斷攀升,顯示失智照護已成為當今重要的課題。而冬季是肺炎好發季節,根據台北榮總一項失智症老人的臨床研究發現,失智老人因肺炎住院的死亡率是未失智老人的1.5倍,且致死率更高達8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這幾天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不少民眾都會「大補抗寒」。中醫師提醒,舉凡十全大補湯、薑母鴨、藥膳羊肉爐、補藥酒、麻油雞、藥燉排骨等,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的!建議民眾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再選擇合適的進補方式。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戴有志醫師表示,現代人多有進補防病的概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乳癌是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國內每年有1700多名婦女死於乳癌;據統計,新北市187萬名成年女性中,還有上百萬從未做過乳房攝影篩檢,為此,亞東醫院婦女健康篩檢巡迴車,將於12月21日上路服務,首站將到新北市板橋區福興里,進行乳癌篩檢和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後巡迴新北市石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