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躲冷氣房的上班族,容易中陰暑?!你應該這樣避免...

躲冷氣房的上班族,容易中陰暑?!你應該這樣避免...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躲在冷氣房裡,或是來杯清涼的飲料是再舒服不過的事,但猛然從太陽下,走入冷氣房內、大口喝下冷飲,造成體內熱、體表寒,體溫調節不良,產生類似感冒,怕風、怕冷、頭暈、頭痛、口乾舌燥甚至腹瀉、噁心的症狀,中醫稱為「中陰暑」。 

毛孔、血管收縮 寒氣於體表或腸胃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廖子嫻表示,夏日體內溫度升高,為消暑進入冷氣房或大口喝冷飲,溫度差異過大,熱氣尚未散出,就直接接觸到冷空氣,使得毛孔、血管驟然收縮,寒氣聚於體表或腸胃內,產生頭痛、肩膀緊繃、畏寒(但身體又很熱),甚至有腹瀉等不舒服的情形,即稱為中陰暑。 

影響腸胃 消化不良、噁心嘔吐

「中陰暑」在中醫上屬暑溼型中暑,易影響腸胃,造成消化不良、噁心嘔吐、水瀉,大便鬆軟,長期下來,會讓身體呈現氣虛無力的情況,廖子嫻醫師建議,夏日從戶外進入冷氣房前,務必要擦乾汗水,而避免溫差過大,可穿著薄長袖,或用乾棉布摩擦外露體表,使其生熱,幫助體表的血液循環,避免毛孔被寒氣閉塞。 

而上班族平日比較少運動,氣機循環較不順暢,又處在冷氣環境下,毛孔的調節能力較差,平時可用乾棉布輕輕摩擦皮膚,活化體表的血液循環,代謝積聚於表面的廢物,等於進行一個簡單的體表運動,增進循環功能,尤其摩擦頸後骨頭最突出處的大椎穴,可避免風寒入侵,也能減低中陰暑的機會。 

紅糖水、生薑水 助腸道血管擴張

避免生冷的食物,如冰飲料、西瓜等瓜類,必要時,可飲用紅糖水、生薑水幫助腸道血管擴張、預防水瀉,如果中陰暑造成頭暈、頭痛症狀,可飲用熱咖啡、熱茶來暫時緩解,倘若身體很熱、口乾舌燥,則可煮淡竹葉水飲用,另外,亦能夠用刮痧的方式,讓體熱發散出來,減緩中陰暑不舒服的症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26歲的周姓孕婦平時有抽菸喝酒習慣,懷孕27週卻只做過一次產檢,在懷孕約30周時急性下腹痛且陰道出血,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胎盤與子宮壁部分分離,緊急安排剖腹產,30分鐘內順利解除危機。醫師提醒,準媽媽沒有定期產檢,很可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危及產婦及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含蓄意自我傷害)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7.0%),僅次於意外事故傷害(45.7%)。另根據國人憂鬱指標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及15-17歲青少年,是兩大憂鬱症的年齡層,一件兒少自殺案件背後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5歲的楊姓婦人因反覆肚子痛多次就醫,不管大腸鏡、胃鏡都做過好多次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有吃藥會略微改善但只要一停藥就又發作。由於找不出原因,醫師判定婦人應為「功能性腸胃疾病」,懷疑是大腦太過疲勞害的,因此建議他放慢腳步、開始當志工,沒想到2個月後腹痛問題真的不藥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病從口入」口腔衛生是防止疾病的門戶,台灣老年人急遽增加,隨年齡增加,全身功能退化,連帶影響口腔健康,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缺牙比率高達89.6%。缺牙、齲齒、牙周病等問題在老人身上發生的比率越來越高。 一口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