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貧血如果錯當正常老化現象,當心是放過了察覺「血癌」的先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劉宇軒/新竹報導 老年人出現貧血問題,不是老化現象,一定有問題!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科主任鄭弘毅語重心長,要大家快打破錯誤觀念,因為任何年紀鬧貧血都不正常,尤其,貧血正是台灣第三常見惡性血癌、又好發在老...
閱讀詳情 »呂語琴
恩愛時男友突掉假髮,引來醫師幽默回覆:「愛他就幫他戴回去」並呼籲洗澡時要避免「掉髮元兇」
▲跟男友連結到一半假髮掉下來,發現是「地中海禿頭」,該怎麼辦!?(示意圖/Canva) 愛一個人,真的能包容他的一切嗎?都說髮型是繼五官後決定男人顏值的關鍵,一個帥氣的髮型總能替男性在追求另一半時加分不少。但是,你有辦法接受在交往後才發現男友已經禿頭,甚至戴上假髮隱瞞自己的事實嗎?日前,一名網友詢...
閱讀詳情 »注意!這種過敏性鼻炎藥副作用吃到「想不開」 食藥署全面禁止第一線使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過敏性鼻炎藥物竟可能吃到「想不開」!食藥署今(7)日公告,由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發布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用於過敏性鼻炎病人,恐造成精神方面不良反應,風險大於效益,國內決定跟進限縮其適應症,要求只有在使用其他藥物無效之後,才准醫師開立用於治療過...
閱讀詳情 »今年最多!單日新增21例境外移入 3人已打3劑仍確診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7)日無本土與死亡病例,但多達21例境外移入,是今年境外移入新增單日最多。其中多達19例為突破性感染,且打滿3劑仍確診者有3位,其中有2位確診者打了3劑BNT,1人為2劑莫德納、1劑BNT仍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
閱讀詳情 »〈反萊豬公投」蘇偉碩:過關後民進黨若提反萊牛 他願支持公投
記者 李振麟 /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 WeThe News記者 邱璽臣/2021年12月2日 照片來源:截圖自中選會/台視直播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舉行投票,第18案「反萊豬」公投於今(2)日舉辦第4場公投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認為很怪,這次公投未將萊牛加入。正方代...
閱讀詳情 »9旬嬤發燒又嘔吐⋯原來是體內「2顆膽結石」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一位已年過90歲的阿嬤因為發燒、嘔吐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且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阿嬤的膽囊及總膽管各有一顆約1~2公分的結石,醫師為她施行經皮穿肝體外取石術,成功將膽囊內及總膽管之結石全部移除。 8大膽結石症狀 恐因數量和大小不同而異膽結石是常見的疾病,通常是因為膽...
閱讀詳情 »【有影】Omicron非大魔王? 羅一鈞曝最新基因分析「病毒量較Delta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殺傷力究竟是不是被高估了?國際間的最新報告出爐,似乎帶來一絲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日下午特別分析來自南非最新統計報告指出,以歐盟目前59例個案都沒有重症或死亡來看,似乎呼...
閱讀詳情 »科技注入動能 產業AI落地擴散 帶動智慧農業「贏」向全球藍海市場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智慧轉型,「賣」向國際!台灣最大農、水、畜及冷鏈專業國際展「2021臺灣智慧農業週TAIWAN SMART AGRIWEEK」,將於12月2-4日於南港2館盛大開展。 圖: 臺灣國際漁業展暨臺灣智慧農業週展前聯合記者會啟動儀式 在疫情中逆勢成長的農業商機,讓智慧工具的掌握,成...
閱讀詳情 »愛滋汙名難破除!台灣1 4感染者曾被拒診 生活品質指數僅68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愛滋防治繳出漂亮成績單,新增感染通報人數已經連續4年下降,不過,台灣愛滋病學會、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與台灣露德協會今(1)日公布最新的全台首份愛滋感染者生活品質指數,台灣感染者生活品質平均分數僅有68分,調查也發現有4分之1的感染者曾有身份揭露而被拒診的經驗,凸顯國...
閱讀詳情 »新變種病毒具「重複感染」特性! WHO正名Omicron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外媒報導非洲突發一種過去沒見過的新變種病毒「B.1.1.529」,在WHO會議後,於今(27)日確認名稱為「Omicron」,目前已在多國出現零星確診個案。 過去 WHO以希臘字母給新冠病毒變異株命名,從Alpha開始依字母順序使用,然而「B.1.1.529」在正名前...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