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月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去年適逢龍年,生育率高漲,據內政部統計,101年共有23萬4599位龍寶寶誕生。隨著新生兒增加,產後憂鬱人數也相對提昇,醫師提醒,7至8成的新手媽媽在產後3週內情緒特別低落,但家人如果沒有充分關懷,10-15%會有產後憂鬱症,這時若不就醫治療,對媽媽和寶寶都會造成一輩子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罹患結核病時千萬別著急,只要遵循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就能有效治癒;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護理室護理師黃郁惠指出,結核菌容易到處孳生,但其實大部分民眾對於結核病的認識較不足,才容易因怕被感染,而有排斥患者的情形發生。治療上,結核病必須仰賴長期服藥,最短為六個月,時間長點可能需要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范姓服裝模特兒,一年前到韓國在零度左右的低溫扛重物,大口吸進冷空氣引發咳嗽,吃感冒跟咳嗽藥也沒效,咳嗽長達一年多,經常咳到不能說話,夜間咳到醒過來,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臺中慈濟醫院診斷後發現,是因過敏引發的氣喘。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邱國樑主任表示,范女久咳不癒除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川崎病發生率高,且病因未明,事前預防較為困難;醫師指出,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至6歲以下的嬰幼兒,並以4-6月最常見,家長若發現嬰幼兒高燒不退,千萬不要忽視,應立刻就醫診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吳俞哖表示,川崎病的症狀包括持續發燒、眼結膜充血、皮膚紅疹或紅斑、四肢末端紅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失智症人口越來越多;要活就要動,而想要遠離失智,竟也是需要多活動!基隆市衛生局即提醒,「活動」、「健康飲食」、「抒壓」及「接近自然」,是遠離失智最重要的四大步驟。若要遠離失智症,就應該要多「活動」;基隆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指出,「活動」可包含心智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當家中老人,出現步態不穩、記憶力衰退、甚至伴隨著小便失禁等症狀,家屬以為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或是巴金森氏症,往往選擇不治療,而將家中長輩送到安養院療養,不但失去安享天倫的快樂,更錯過治療的機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其實,這些退化或是老人痴呆的症狀,極有可能是「常壓性水腦症」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為了減少缺陷兒出生的機會,台中市衛生局獨創全台,開辦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補助,鼓勵已婚未生育夫妻做健檢,健檢項目包括巨細胞病毒與糖化血色素及其他病毒篩檢,想要生寶寶的夫妻可把握機會到委託院所篩檢。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臺灣每千位新生兒中就有五名缺陷兒,為讓寶寶更健康,今年3...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林貞岑圖片/康健雜誌中醫將一般肥胖簡單分為四型:攝取過多食物造成肌肉精實的胃躁熱型、產後虛胖的脾虛型,老年、更年期的腎虛及壓力造成肝氣鬱滯型等,有各自不同的減重方式。 一、胃熱痰瘀型 ◎特色:肌肉結實、容易口渴、食量大、愛吃冰。 ◎減重成功指數:★★★★ ◎減重叮嚀:少吃幾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低頭族整天盯著螢幕,加上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睡眠不足,常導致視力模糊、眼睛疲勞乾澀等不適症狀,長期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更可能傷害視力、讓老花提早發生,甚至增加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機率。營養師提醒,用飲食護眼,平時可多吃深綠色蔬菜、黃色蔬果及深海魚類等富含護眼營養素的「護眼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3月是世界腎臟月,美國每10人中就有1人腎臟損傷,台灣洗腎患者比率之高,更是全球之冠。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提醒,民眾應該減少鹽分、脂肪攝取,多吃蔬菜和穀類,選擇瘦肉、低脂或脫脂奶製品,健康飲食才能降低腎病機率。國衛院指出,腎臟位於後腰部左、右脊椎兩側各一,形狀有如蠶豆、大小...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