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喝水的幾件事】 1.晚上燒開水,水質最佳; 2.起床喝水,防便秘; 3.運動前喝水,不疲勞; 4.飲酒時喝水,減少酒後口渴; 5.焦躁疲憊時,喝水醒腦; 6.睡前喝水,預防心梗和中風; 7.大口喝水,等於沒喝,要小口喝; 8.瓶裝水最易滋生細菌,最好別直接對著瓶口喝。...
閱讀詳情 »蔣翠萱
雞腿便當1300大卡 吃一餐抵二餐熱量
雞腿便當是許多外食族的最愛,但一個市售炸雞腿便當熱量高達1300大卡,相當於兩餐攝取熱量,如每天有一餐吃炸雞腿便當,每天可能多吃700大卡,持續吃一個月,體重可能增加2.7公斤,一年下來,體重就會暴增33.2公斤。國民健康局邱淑媞提醒,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當心吃多了,體重破表。 有鑑於外食人口比...
閱讀詳情 »小心頸椎性頭痛會要你命
「頸椎性頭痛」通常是因為上頸部受刺激而引起頭痛的現象,由於頸椎外側聚集了許多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幹及神經根,當肌肉及關節受損時,皆會刺激神經,因而產生痛感衝動,並傳上大腦,令某些人會出現頭痛的徵狀。 然而,未必所有頸痛患者都會有頭痛,正常而言,一般人的腦部都會分泌血清素(Serotonin)抑壓痛感;...
閱讀詳情 »做錯運動,反增心臟負荷 ~ 談孫大偉英年早逝有感
廣告教父孫大偉曾挑戰鐵人三項,赴大陸挑戰單車長征,前天腦溢血逝世,各界震驚。許多民眾看不斷詢問「為什麼有運動還會中風?」台大內科教授黃瑞仁表示,做錯運動反而會增加心臟負荷。黃瑞仁說,為什麼有人很努力的運動還是罹患心血管疾病,這是基因體質的關係,心臟病有三成是遺傳,七成是後天生活習慣造成。不適當的運...
閱讀詳情 »運動後1小時進食易胖 誤解
不少人以為運動一定要大量流汗才有減肥效果,甚至以為運動後一小時內進食會變胖;醫師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其實運動後,可先吃點麵包補充能量,只要不暴飲暴食即可。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最近對會員進行調查,院長朱大維發現,會員最大迷思是,多數人以為流汗才有減肥效果,導致有人在身上包裹保鮮膜運動,雖可大量流汗,體...
閱讀詳情 »懶人減肥指南
謹獻給那些為生活勞碌奔波而沒有時間運動的人們 m(_ _)m就算沒有時間運動,但還是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差事達到消耗熱量的目的,你為生活付出的每一分力都是有"價脂"的!...
閱讀詳情 »在泳池游泳注意事項
1.除跳水池外,不可跳水。跳水前,要清楚有足夠水深及確定附近無人。 2.兒童須在成人陪同下,方可到泳池或海灘游泳。 3.不懂游泳者,應避免前往深水區。 4.游泳前應有足夠的熱身運動。 5.不要推人下水,以免發生危險。 6.不要在游泳池旁嬉戲、追逐、奔跑,以免發生危險。 7.戲水時,不要把別人的頭按...
閱讀詳情 »女子器械健身謹防危險誤區
運動並不單純是跑跑跳跳而已,特別是女性在健身房該選擇什麼鍛煉方式?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步驟/方法誤區一:將健身運動性別化 提到去健身房健身,人們心裡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器械健身和健美操,然而大多數人還將這兩種運動形式與性別聯繫起來,認為器械訓練是男子的事,跳健美操是女性的專利,這是一種誤解。 之所...
閱讀詳情 »飲食熱量表
奶油 15ml 14g 100卡 豬油 15ml 13g 115卡 人造奶油 15ml 14g 100卡 玉米油 15ml 14g 120卡 橄欖油 15ml 14g 120卡 花生油 15ml 14g 120卡 大豆油 15ml 14g...
閱讀詳情 »芝麻 米糠油或優格助降血壓 健康達人網
東北季風一波波來襲,氣溫一天比一天來得低,在這個季節轉換的時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最需要注意,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保暖和固定運動之外,飲食方面更要注意。目前有個最新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些芝麻、米糠油、或是低脂的優格,有助於控制血壓,同時還能讓心臟更健康。這個研究發表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 20...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