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本土疫情嚴峻,3月31日的本土與境外移入個案雙創新高,不明感染源傳播鏈多達19條,而基隆更因確診者偏多,預計執行類普篩找出潛藏的病患。指揮官陳時中向立委提到,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深夜11點40分跟他提請假,而陳時中聽了原因感到很心酸。「事務官在凌晨的時候找我請...
閱讀詳情 »詹以亦
清明連假野外一大危險動作恐招「蛇咬」 醫教毒蛇咬傷自救這樣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都會出門掃墓祭祖,或利用假期郊遊踏青、野宿露營,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林柏蓁就提醒,3、4月氣溫回升又逢春雨,正是蛇類結束冬眠開始活動的時期,也是遭毒蛇咬傷的高峰,而野外有一大危險動作千萬別做,就是要避免赤手伸入草堆、樹洞或搬動石塊。 台灣常...
閱讀詳情 »【張伸吉醫師】《新型雙極雷射痔瘡手術》談談原理及臨床成果
肛門新型雙極雷射痔瘡手術Duo-laser hemorrhoidoplasty (LHP) 是一種使用很小(約0.2cm) 的手術傷口,就可以解決病人痔瘡困擾的一種新型治療方式,明顯降低術後疼痛與快速恢復正常生活是其優點,長期效果並不亞於傳統治療。 傳統痔瘡切除手...
閱讀詳情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亞洲首部以病人為主體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以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保障當事人的善終權。立法院榮譽顧問、現任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簡稱病主中心)執行長的楊玉欣委員在病主法邁入3週年時刻,帶領病主中心團隊串聯康健雜誌、陳建仁前副總統、作家張曼娟、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等2...
閱讀詳情 »奧運選手的強大後盾 全能的「運動醫學」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黃心瑩報導】2020東京奧運,台灣奪得了2面金牌、4面銀牌、6面銅牌的好成績,除了選手本身的努力之外,還有很多背後推手,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表示,因為疫情,出發前非常緊張,不只是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到選手參賽的資格。萬一選手確診,就必須隔離,同進同出的...
閱讀詳情 »光復籃球英雄夜 五百球迷爭睹球員風采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光復高中籃球隊成員英雄式的出場,接受全場的球迷歡呼,最後壓軸的球員,就是這次最受矚目的隊長張俊生、以及號稱最強高中生的後衛陳將双,兩人的出場,讓球迷朋友尖叫聲到沒力。而壓軸中的壓軸,就是教練陳定杰,手持冠軍金盃出場,為球迷朋友帶來這一創歷史紀錄的榮耀。 新竹市政府最近...
閱讀詳情 »少年得「痔」肛門反覆裂傷 釀成肛門狹窄無法正常排便
【NOW健康 陳如頤/新北報導】俗話說「十男九痔」,痔瘡為許多民眾的難以言語的困擾,醫師提醒,如有痔瘡或是排便障礙等問題,務必積極就醫,以免肛門狹窄,必須依賴瀉藥或浣腸劑才能正常排便。 73歲柯先生可說是「少年得痔」,年輕時痔瘡嚴重,常排便流血,為此,接受過多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步入中年後,排便...
閱讀詳情 »六旬翁手抖不停,進食都有困難 無法耐受藥物「進退兩難」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65歲陳先生(化名),確診原發性顫抖已10年,手抖現象嚴重。平時不僅用筷子夾東西、進食有困難,當有需求要至銀行辦理業務時,簽名也是一大難題,尤其一察覺別人的目光,又會因緊張、焦慮反使症狀加劇,陷入惡性循環。麻煩的是,陳先生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服用乙型阻斷劑這類治療...
閱讀詳情 »口足畫家以畫卡募愛 捐贈防疫與傷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損傷友江永旭從只能臥床到翻轉人生以畫作自食其力,他感謝一路走來幫助他的恩人,發心義賣畫卡募心募愛,所得款項捐贈慈濟基金會供作疫苗基金之餘,也要支持到畫室學畫謀生的傷友。 從癱瘓躺床病人 成為助人口足畫家 回首19歲那年,江永旭不慎從高處跌落,頸椎損傷、胸部...
閱讀詳情 »本土+8!高雄自助餐群聚+5 桃園米迪幼兒園傳播鏈+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本土病例;另新增72例境外移入,其中4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有31例居家檢疫採檢確診。 ▲在新增的8例本土病例中,有5例與高雄自助餐案群聚事件相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在新增的8例本土病例中,有5例與高雄...
閱讀詳情 »